连云港市社区文化中心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文化港城字数 6189阅读模式

近期,我市社区文化中心标准化建设接收国家文化部专家组验收,并顺利通过,成为我市唯一一个国家级的文化项目。

2011年5月,连云港市社区文化中心标准化建设项目被文化部、财政部确立为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此后,我市在省文化厅的悉心指导下,严格按照文化部、财政部制定的创建工作标准,积极探索社区文化中心标准化建设的新路径,力争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区文化中心标准化建设提供有益经验。

一、连云港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情况

连云港位于江苏东北部,辖四县六区,83个乡镇、17 个街道、1432个行政村,201个社区,总人口46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05万人。连云港市属于江苏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处于全省下游位置,公共财力有限,公共文化服务一直面临多方面困难,特别是社区文化中心建设面临着人财物和基础设施不足的客观困难。尽管如此,连云港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尤其是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更是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

早在2009年,在国家尚未出台相关建设规范和标准的情况下,连云港市在工作实践中已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社区文化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市政府下发了《连云港市社区文化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及考核办法》,就全市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软硬件配备等作出“标准化”部署。具体要求为:在建设标准和总体布局上,讲究实用有效,室内综合文化活动场所面积100平方米以上,室外活动场地面积600平方米以上,藏书1000册以上;在设备配备、免费开放上,强调听取群众意见,服从公众需要,配备数字电视机、文娱、健身器材等,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在队伍建设和活动开展上,配有专兼职工作人员1—2名,组织2支以上社区文艺团队,积极打造“一社一品”,每年举办文艺活动不少于5次等。根据该文件精神,还组织了考核验收,并开展星级评定工作。

这些工作,一方面反映出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对于文化惠民的高度重视,反映出广大干群对于社区文化中心标准化建设的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律。另一方面,也为2011年承担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更为未来城市化进程中行政村改建为社区后如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能效,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尝试。

2011年5月,“连云港市社区文化中心标准化建设项目”被确立为国家级示范项目后,我们在第一时间内向市委市政府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并召开了“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工作”动员大会,对全市创建工作进行了总体动员和具体部署。连云港市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见》,就全市社区文化中心标准化建设内容进行了新的充实提高,在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的基础上,确立了“三个100”的建设目标,即:到2015年,全市建成100个优秀社区文化中心示范基地,培植100个社区文化品牌项目,确立100个社区文化拔尖人才。同时,围绕社区文化中心标准要求,完善了工作规范、开放服务、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综合文体活动室管理等规章制度。

示范项目的重点突破,也带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提升。两年多来,连云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体建设已初步达标。市区重大文化设施、县区“两馆一站”建成使用率已达100%,村(社区)文化室设置率已达100 %,免费开放经费补助已达100%,70%的文化馆与图书馆达到评估定级必备条件,已健全专业人员、志愿者、业余文化骨干三支队伍,群众文化活动已实现常态化并形成特色和品牌,重大文化活动群众参与率达到100%。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功能和活动内容,也在示范项目的各个创建环节得到充分体现。

二、项目创建基本成效与内容提升

两年多来,连云港市的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已初见成效。对照《连云港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规划》,依据《连云港社区文化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全市已全面落实了其中的总体目标和创建目标,受益面超过50%,成效显著。

(一)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明显突破。全市201个社区实现了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实现1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文化中心22个,5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文化中心45个,100平方米以上社区文化中心数量百分比从2011年的70%提升到100%。

(二)社区文化“三个100”标准化目标大力推进。新建成20个优秀社区文化中心示范基地或阵地,如东苑社区文化大讲堂、蔷薇社区文化小广场、玉带社区百米文化墙等。新打造70余个社区文化品牌项目,突出的有“和谐文化进万家”社区广场活动、“社区一家亲”、“相聚舞台大家唱”等特色品牌,社区艺术节、家庭艺术节凸显出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特点。培养或确立社区文化拔尖人才80名。

(三)社区文化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全部配备图书阅览室、综合文体活动室、文化培训室和文化广场。社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点全覆盖,社区藏书从2011年的20余万册增加到30余万册,社区图书室与市、区两级图书馆实现部分“点对点”服务。根据社区工作相关考核结果来看,群众对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零投诉”,满意率持续三年保持较高水平。

(四)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呈现新气象。两年来共组织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4000余场次,惠及群众数百万余人次,呈现出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培植更多、内容品位更高、受益群众更广、覆盖范围更大”的新气象。其中突出的有:电台社区组织文艺特长老人成立了“夕阳红乐汇”,组建了社区老年花船队、中老年舞蹈队、中老年合唱团等文艺队伍;苍梧社区自办了全省第一家社区报——《苍梧人家》,成立了苍梧书画社,受到了省领导高度评价。振东社区、东风社区设立了道德点评台,宣传好人好事,曝光不良现象,融和了邻里关系。兴业社区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终端设施,组织30余名老年人上电脑普及课,学习上网和子女聊天、见面,丰富社区老人的文化生活等。

(五)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全市社区文化中心专兼职工作人员已增加至300余名,新培植社区特色文艺团队100余个,新发展文化志愿者2000余人,初步建成了全市共计5000余人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对300余名社区文化中心负责人及文艺骨干,按照“标准化”要求每年进行全员培训。

三、示范性项目探索路径与基本经验

针对财力弱、底子薄、困难多等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矛盾和问题,连云港市坚持创新驱动,主动破解难题,积极探索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的新路径,力求连云港市社区文化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导向性、引领性和示范性。

连云港市领导充分认识到“社区文化中心标准化建设”对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示范和贡献意义,以此形成了关于社区文化中心标准化建设的一些基本理念、基本思路、基本框架,具体为:基于“文化惠民”与“填补空白”的基本理念或基本出发点,形成“政府负责、群众参与、社会协同”的创建基本思路,初步完善“硬件配齐、软件升级、机制创新、服务均等”等标准化框架。

示范项目创建领导小组还充分认识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条件限制,克服“无标准借鉴参照、无充分财力支撑”等困难,在体现政府主导、努力给予基本财力支持的基础上,扬长避短,通过行政推动和制度建设,充分整合政府与社会的多方面力量,共同推进社区文化中心标准化建设。

(一)积极创建社区文化活动“联动共建”机制,深入挖掘行政资源,推动社区文化中心标准化建设。

连云港市委于2010年下发了《关于推进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区联动共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示范项目实施以后,又进一步扩大了联动单位范围,包括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机关,市直属企事业单位,市属高等学校,驻连部队、部省属驻连机构和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每个单位对口一个社区。

具体联建内容主要有:围绕“讲社会公德,做文明市民”主题,每个社区均开展了学习型居民、学习型家庭争创活动;围绕“打造文化品牌,建设和谐社区”主题,共同组织开展“邻里节”、“艺术节”等;每年帮助社区开展广场文化、楼院文化、家庭文化等社区特色文化活动5次以上。在实施过程中,各单位都能够严格按照要求,深入社区,参与帮助社区解决突出问题,有力推动了社区文化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

(二)大力引导区内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努力走“共建共享”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连云港市积极鼓励社区与企业合作,实现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目前,全市201个社区与辖区内企业单位结成共建、共享对子。恒瑞医药、鹰游纺机、新海电厂等20余家重点企业将本单位的阅览室、活动室等文化活动场所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并通过捐助图书、活动器材、活动经费等方式,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港务局、供电局等单位会同社区将超过2000平方米的老职工宿舍建为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社区则在将社区文化资源向企业开放的情况下,积极为结对企事业单位做好宣传、协调、服务等工作,为企事业单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蔷薇、东苑等社区还组织社区文艺团队走进企业开展演出活动,为企业送上精彩文艺演出。

另一方面,实行联合共建,争取开发商和物业管理部门支持,多方筹集资金添置文化基础设施。玉带社区与开发商和物管部门联合打造社区管理中心,争取活动用房3000多平方米。西大岭社区通过与物管部门协商,把风景优美、占地9亩的绿地公园变为社区老人的养生文化所,进一步拓展了社区文化活动阵地。

(三)大力实施“文化帮扶”,加大公益型文化资源向社区文化中心的倾斜扶持力度。

连云港市于2012年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并实施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分片包干辅导制度的通知》,组织各级公益性文化单位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形式,加强对社区文化中心工作的指导帮扶。全市各文化单位均按照要求,每个月到社区指导工作不少于1个工作日,每年帮助社区文艺团队排练文艺节目1—2个,组织开展1—2场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在实施过程中,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少儿图书馆、艺校以及各县区文化单位等利用资源优势,围绕公益演出、图书阅读、展览展示、知识讲座、艺术培训等内容,深入开展送电影、送演出、送图书进社区活动,对各社区文化中心进行了大力帮扶。据统计,各单位到社区指导已达到5000余个工作日,帮助社区培训文艺人才2000余人次,帮助排练文艺节目130余个,协助开展文化活动230余场次。

(四)突出开展“志愿服务”,让文化志愿者队伍成为社会文化中心建设的生力军。

连云港市文化部门会同文明办、团市委、关工委等部门发出倡议书,已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了2000余名文化志愿者。主要服务内容包括开展文化活动辅导、社区文化场馆管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组织、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等内容。志愿者们成为社会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院前社区组织文化志愿者义务管理图书室,积极打造居民休闲书屋,让社区1000余名居民成为社区图书室的“常客”。西苑社区整合图书室、活动中心、互联网中心等资源创建了“留守儿童之家”,由老师、大学生、社区工作人员担当志愿者,帮助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利民社区70岁的秦慧珠老人,自发成立了心连心老年文艺宣传队,积极带领30余名队员参加了社区及街道组织的各项文艺活动。文化社区刘士根、俞桢老夫妇积极当好文化志愿者,20年来义务为社区出板报500余期,宣传党的政策和生活常识等。

四、项目创建的过程管理与制度建设

为了确保示范项目创建成功,并以此大力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连云港市突出政府主导地位,加强宏观调控和指导,自觉履行好政府对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责任担当。

(一)成立领导机构,建立责任体系。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文化、财政、民政等以及各县区政府,办公地点设在市文广新局,并明确市文广新局分管领导为联络员,负责与国家、省创建工作办公室衔接与信息沟通,落实具体创建工作和经费保障安排。创建工作小组已召开了6次工作会议,定期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各县区也分别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建立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市、县区、街道、社区在创建活动的工作任务,从而形成了四级联动、相互配合的良好创建工作格局。

(二)加强制度设计,科学规划指导。配合创建工作,先后制定了《全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全市实施文化建设工程行动计划》、《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连云港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规划》、《连云港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方案》、《关于加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奖励补助资金管理的通知》、《连云港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宣传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从而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三)注重资金投入,确保取得实效。早在2009年,连云港市就印发了《连云港市市级基层公共文化专项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每年安排230万元资金用于基层文化建设。自项目创建以来,市财政部门按照国家下拨的50万创建补助经费标准,1:1配套市级创建工作经费,专门为全市每个社区文化中心新配置了2台电脑和1套音响。此外,我们还会同财政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奖励补助资金管理的通知》,明确使用范围、项目预算和用途等内容,切实加强国家下达的创建资金管理。项目创建以来,市、区两级财政已先后投入2700余万元用于基层文化建设。同时,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向联建社区投入资金及实物等折合人民币800余万元。

(四)强化督导检查,确保顺利推进。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督导检查,根据《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督导检查制度的通知》精神,成立3个督导检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各区、各单位开展创建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至今已先后4次对各县区进行了集中督导检查。2011年12月,市政府专题召开了全市社区文化建设现场会,进一步督导推进社区文化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

(五)加强信息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根据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定期向上报送创建工作信息。先后在连云港日报、连云港电台、连云港电视台、连云港文化网开设专栏,刊发专题文章100余篇,宣传创建工作动态和取得的成绩。还先后在《中国文化报》、《新华日报》、《江苏文化周讯》等媒体上进行了集中宣传。此外,专门印制了8000份创建宣传张贴画,发放至各社区进行张贴,营造了良好的创建示范项目舆论氛围。

五、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连云港市将在文化部及省文化厅的指导下,着力推进全市社区文化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着力构建和完善具有连云港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相关制度设计的理论研究,为连云港市社区文化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组织社科、高校等部门研究人员,结合连云港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不断深化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理论研究工作。

(二)进一步总结并提升示范性经验,提高连云港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度。尤其关注“村改社区过程中如何充分满足居民文化生活基本需求”等新问题,探索县域社区文化工作创新发展路径。

(三)借助示范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建设水平。组织实施好文化建设升级、文化品牌培植、文艺作品创作、文化人才培养工程,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weinxin
关注“连云港人文”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