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连云港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

工作动态字数 1311阅读模式

9月22日下午,市政府市长赵晓江主持召开市十三届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审议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城区防洪排涝工程、连云港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荣誉市民称号授予、青少年科技创新、行政审批项目流程等议题。市文广新局局长田明向会议汇报了《连云港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编制情况,会议原则通过《总体规划》。

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连云港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

赵晓江市长指出,市文广新局结合全市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成绩值得肯定,市政府应该支持保护区建设工作的开展。赵晓江市长强调,在下一步工作中,全市非遗保护工作要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与“一带一路”文化品牌建设结合起来,深入研究,充分挖掘,推进全市文化建设;要加强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与连云港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建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并与全面达小康建设以及全市“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相一致。市政府办、市文广新局会后要进一步吸收会议发言单位意见,文本修改完善后进入报批程序。

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连云港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

2012年底,经省文化厅认定,我省共有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4个,分别是南京高淳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泰州姜堰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淮安洪泽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及我市的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而我市的保护实验区是目前江苏省唯一一个地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是省委、省政府出台《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后全省第一个整体性文化生态建设项目,对于加快江苏沿海开发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保持连云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全市上下不断强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贯彻落实,经过不懈的努力,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区)”四级非遗项目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及传承基地体系。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5个,分别是海州五大宫调、淮海戏、徐福传说、东海孝妇传说、淮盐制作技艺,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个;省级非遗名录项目26个、代表性传承人9个;市级名录项目119个、代表性传承人142个;项目传承基地78个。非遗保护的意义和社会价值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非遗保护体系建立了较好的基础。

《连云港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编制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为指导,以保护区内的山海文化、淮盐文化、徐福文化、花果山文化、《镜花缘》文化、孝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为主脉,积极建设、完善多样化的适宜地域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利用的工作机制,科学规划,整体保护,努力构建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互助互动的自然文化生态系统、历史文化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保持全市文化遗产及相关文化生态和文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连云港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以区域内社会、经济、自然、人文、文明环境为基础,通过15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努力,逐步健全完善全市非遗自然文化生态保护传承机制、社会文化生态保护传承机制和人文文化生态保护传承机制,实现保护区内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建成一个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区域性生态保护区。

(王源远)

weinxin
关注“连云港人文”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