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领导参考》头条聚焦东海光伏产业

基层园地字数 1299阅读模式

3月24日第11期的新华社内参《江苏领导参考》,头条位置用近3000多字刊出《东海:省县联动“政策暖身”光伏企业“越冬迎春”》一文,全面解读我县与省经信委密切联动, 深入挖掘企业“越冬”潜质,做到政策暖身、环境热身、内功强身的有机统一,引导企业深化技术革新,创新盈利模式,助力光伏企业成功“越冬迎春”。

东海县硅资源产量占全国的60%,发展光伏产业具有先天优势。2008年5月,以东海硅产业为重要核心的连云港市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正式获批建设,东海硅产业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09年,全县硅产业产值突破150亿元,约占全县经济总量的50%。2013年上半年,实现硅产业总产值133.7亿元,增长25.2%。目前,全县共有硅工业企业530家,规模以上企业146家。

“双反”期间,东海县准确研判经济形势,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倡导以创新加快全县光伏产业和硅材料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以生产高端产品占领市场,推动企业在逆境中寻求商机。在不容乐观的大环境中,东海县鼓励引导企业控制生产成本、注重科技研发,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基础上,努力拓宽市场半径,全力“突围”。2012年10月,东海县出台了《2012-2015年工业经济发展实施意见》,明确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努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重点规划硅产业发展,拓展现有硅产业领域,延伸产品链,从做制品到做设备,从粗加工至深加工,从初级产品向终端产品延伸。随后又出台了《东海县关于2013年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提出要重点关注石光光伏电站等重点项目的推进工作。2013年10月,连云港市推动硅材料产业质量提升工程启动大会在东海召开,会议印发《关于推进硅产业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重点推进硅产业的质量提升和转型发展。

“暖冬行动”吸引了更多业内企业在东海各地落户,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东海“扎堆”,形成集聚效应,推动硅材料集群产业的进一步发展。2013年以来,东海县硅产业持续提速增效,发展质态持续提升。全县48家光伏企业销售收入达69亿元,同比增长30.6%;实现利税7.5亿元,同比增长28.5%。

“后双反”时期,东海县及时抢抓机遇,与省经信委积极对接,寻求合作建立农村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经反复实地考察论证,省经信委投入450万元,在东海县青湖镇青南村青南小区129户居民家的屋顶上安装了1556块多晶硅光伏组件,装机容量达381千瓦,于2014年1月8日全部并入国家电网。该项目是全省乃至全国首个居民区集中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采用了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方式,即每家每户建一个独立的光伏电站,自用有余的电量由电力公司收购,不足部分由电网供应。居民除免费用电外,还可以享受一定的电费补贴。

新华社智库江苏中心认为,东海的连片屋顶光伏发电村项目,在开创了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新模式的同时,把江苏省重点片区扶贫开发工作与落实国家分布式太阳能规划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意义重大。不仅培养了村民使用低碳环保新能源的意识,树立了公众对分布式太阳能应用的信心,也为未来在全省范围内推进分布式太阳能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weinxin
关注“连云港人文”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