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新案例八]灌南县教育局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进课堂

理论武装字数 1626阅读模式

一、案例背景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下,灌南县教育局以坚定信念信仰和提升综合素养为目的,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为出发点,建立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结,不断优化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期待在教与学的机制建设上有所深化与创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课堂活动引向深入,让全县师生入耳、入脑、入心。

二、案例实施

近年来,灌南县教育局以“创新教育、精致管理、高效课堂、幸福师生”为工作主题,其核心价值在于“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在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中,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学生感召作用实践中,坚持“双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现“三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由教材教学向实践感悟转化、由专业语言向生活语言转化、由单纯知识传授向坚定思想信仰转化),体现“四性”(科学性、趣味性、实效性、大众性),增强“五力”(吸引力、说服力、感召力、渗透力、凝聚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

三、案例亮点

1.教育重点突出。针对理论体系内涵丰富特点,确立以国情教育为重点,充分利用德育活动平台达成实践目标。

2.联系实际密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解决教育过程中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增强中小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指导策略恰当。从局机关到学校,从教师到学生,一个群体一个指导标准,如对于中小学生,通过主题班会、演讲会和国旗下讲话论等正面引导形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4.教育手段丰富。充分利用教育现代化创建给学校带来的信息网、博客、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动化、形象化,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5.教育形式创新。从课堂走向课外,充分利用县素质教育实践基地,通过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结合的教育途径,提高学生社团、节日庆祝等活动成效。

四、案例成效

1.完善了学习机制。坚持集中教育与经常教育、形象教育与理性教育、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常态化学习模式,建立起课程教学上既有“顶层设计”也有“底层设计”,制度保障上既有“自上而下”也有“自下而上”的长效机制,加快教师团队培养,实现全县教育系统理念大提升。

2.丰富了教育体系。分类推进“机关强素质作表率、学校强管理提质量、教师强师德争模范、学生倡文明促和谐”系列活动,以实施“新公民教育”和“每月一事”为抓手,开展“五自”(人格自尊、心理自强、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教育,落实“感恩、法治、生命、创新、环保”五大板块内容,注重良好习惯养成,促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推进“五比五创”和“铸师魂、强师能、正行风”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能吃苦、讲奉献、肯钻研、善协作”的师德精神,通过宣传引导、交流研讨、主题演讲、征文比赛等形式,引领教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致力培养学习型、研究型、实践型、专家型“四型”校长,着力建设服务型、效率型、创新型、学习型、廉洁型机关。

3.凸显了实践效益。学生层面:县初级中学焦彩虹同学身处逆境、自强不息、乐观向上,被评为省“美德少年”;教师层面:汤沟镇官庄小学教师吕爱琴被称作“享受简单幸福生活的乡村教师”,北陈集小学见义勇为的张桂才老师获赞“最帅乡村教师”,新集镇莞渎小学潘平华老师当选省人大代表;机关层面:县教育局被评为市“创先争优先进集体”,市“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全系统读书活动被誉为灌南的“第六张文化名片”。

五、案例启示

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接受与消化,除了课堂教学外,还需进一步健全实践教学机制,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学习精神,强化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正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更加突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的实效性,从而坚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weinxin
关注“连云港人文”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