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优秀调研文章展示之三十六]创新型城市框架下开放创新网络的构建

理论武装字数 6562阅读模式

——以连云港市为例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技术创新模式从传统的封闭式线性创新模式向开放的网络式创新转变,创新的位置也由企业走向网络。创新主体之间通过集体学习和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成为提高个体和整体创新效率的重要手段。同时,创新主体之间以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联接方式结成网络进行创新,已成为区域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战略途径。

一、创新网络的基本内涵

(一)创新网络的形成:创新位置由企业走向网络。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生产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模式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传统的线性创新模式向非线性创新模式(网络式创新)转变。Nelson和 winter(1982)等学者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仅仅限制在单一的企业内部,创新过程不再是原来的线性模式,而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创新的结点。创新网络作为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项制度性安排,其产生的背景在于:一是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增强且分布广泛。进入20世纪后期,知识总量激增,知识的分立与融合不断加深,行业中不断涌现各种新技术,大型企业已无法轻易垄断大多数的领先技术。同时,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涌现、高校和科研机构拥有的丰富的技术成果,甚至有些领先用户也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从而降低了企业单纯依靠自己内部研发投入进行创新的可能性。二是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缩短以及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新产品的不断涌现,许多新技术还未加以运用便被淘汰,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加使企业的创新成本不断提高。为寻求较低的创新成本,企业必然要寻求合作伙伴。三是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沟通的成本,从而使人们可以较为便捷地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思想、新技术,使公司广泛依靠外部力量进行创新成为可能。在此背景下,创新网络作为产业研发过程的协调手段变得日益重要。总之,创新网络作为一种介于科层与市场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兼顾了企业与市场的部分优势。它提供了一种知识的学习、传播、流动、整合、创新的机制和平台,降低了单个企业创新的风险,有利于网络内各创新主体的分工协作,从而提高产品和产业的竞争力。

(二)创新网络结点间的链接模式与运行机制。

创新网络的结构主要由创新网络的结点及其链接模式组成。其中创新网络的结点(网络主体)由企业、政府、大学与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等组成。在创新网络环境下,网络主体之间相互链接,通过集体学习和交流等方式各自发挥其功能优势,构成创新链从而形成一种协同创新氛围。同时,创新网络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其不断汲取网络外部的知识、信息、技术、资源以增强网络的整体竞争优势。

1.模式一:产—产。

企业之间的联结组成产—产网络,主要表现为:以大型公司为中心的连接网络、通过资产拆分形成的创新网络等垂直一体化模式和以中小企业结成联盟的水平一体化模式。以大型公司为中心的连接网络中大公司使用它们的技术、市场能力带动相关的小公司发展,小公司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美国汽车公司与供应商就是一种典型的以大公司为中心的知识创新连接机制,供应商按照合同和相关的技术图纸生产和供货,在产品设计上没有任何决断权。通过资产拆分形成的连接机制是指核心企业(母公司)通过资产分拆产生卫星企业(子公司),通过卫星企业运作来限制其规模和范围,分散创新和开发的负担,在卫星企业实现核心企业创新成果的商业化。日本的核心电子企业,每家平均具有129个控股卫星企业和48个参股卫星企业。此外,企业与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主体展开广泛的亲密合作,亦构成两维模式。

2.模式二:产—学—研。

产—学—研关系链是指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与联系。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增加,创新风险日益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从其传统的封闭式创新模式转向开放式网络创新模式,通过整合其它网络主体的创新资源以降低创新成本。这种关系链主要表现为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自愿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前提下,以委托研发、技术成果转让、联合攻关等形式开展项目合作,促进创新资源、技术成果和资本要素的有机结合。高校、科研院所为企业创新提供人才、科技等技术支持,企业为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实习基地,并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三方通过合作进行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共赢。

3.模式三:官—产—学—研。

这种链接模式为通过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提供政策支持、营造创新氛围来促进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创新。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经费、税收减免、贷款担保和提供风险资金等方式为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技活动进行支持。另外,政府还创立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园、技术创新中心、技术交易所等中介机构,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集中到孵化器、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中介平台进行技术创新。政府通过对这些中介平台的扶持和建设,间接支持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联合创新活动。中国台湾的新竹科学工业园就是政府主导的结晶。政府通过资金的注入、法规的保障、人才的重视、引导校企合作等方面促进创新网络的发展。

4.模式四:官—产—学—研—辅。

这是目前为止最完整的一种链接模式。官—产—学—研—辅(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关系链主要表现为中介机构、金融机构间接参与创新活动。中介机构是沟通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间知识流动的一个关键环节,其主要功能是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服务条件。金融机构对区域内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的作用非常重要。区域内一些创新基金、风险投资机构、本地的商业银行等提供的金融资本直接影响到创新活动的产生与增值过程。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中国中关村、武汉光谷等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中官、产、学、研、辅之间都进行了全方位的联结。

二、创新型城市框架下连云港开放创新网络的构建

(一)连云港开放创新网络的建设基础。

1.新兴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1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万元,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25%,经济发展已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201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957.3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6%。逐步形成了以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三新”产业为主的特色新兴产业群。新医药产业初步建成国内重要的创新药物研发基地、现代中药产品生产基地;新材料产业的万吨级碳纤维基地加快建设、硅材料产品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升;新能源产业的风电产业形成了叶片、塔架、控制系统、整机的产品集群。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量的80%以上。

2.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十一五”以来,连云港市不断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创新平台向企业集中、创新政策向企业集成、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2011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5家,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7家,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1300多家。组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6家,全市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1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4个。全市70%以上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2011年,由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领衔承担的“中药资源化学研究体系建立及其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产学研合作逐步深化。连云港积极放大江苏沿海开发进入国家战略的集聚效应,引进和构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直接从高端切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跨越。全市90%以上的规模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80%以上科技计划项目为产学研合作项目,各类科技成果研发转化机构达120多个,1300余项产学研合作成果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推广应用。28个项目获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2.99亿元,引导企业科技投入超过60亿元,累计开发70多个重大目标产品,成功实施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二)连云港企业构建创新网络面临的约束。

1.产业高端创新人才、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匮乏,影响创新网络的构建。

从高端人才方面看,一是存在着绝对数量少,专门人才少,知名专家少等现状。目前全市高层次人才占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的4%,创新型人才的比例更低,全省集聚国家引进人才246名,连云港市有6名,仅占2.43%。获得国家级、省级专家称号的不足200人,在县区更为缺少。新医药、新材料、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的专门人才匮乏。二是人才的年龄结构、地区分布结构和行业结构等不合理。人才年龄层次偏高且沉冗于党政机关和学校,造成了人才结构不合理。三是创新型人才智力资源利用效用低。一方面人才稀缺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人才资源浪费,许多专业性人才没有基础科研项目。从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数量来看,目前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24所,连云港市有3所,仅占2.41%。全市县以上科研机构数20个,全省共135个,占14.8%。2010年,连云港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为1.17%,尚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专利授权量仅占全省的0.921%,且大多为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尽管2010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41%,但距离全省54.12%的水平还差13个百分点。此外,从江苏沿海三市相关的创新指标来看,目前连云港市的创新能力亦有待提高。

2.产业集聚度低,尚未形成具有规模和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

一是工业企业空间布局分散,目前全市仍有30%的企业还未进园区,有近2/3的园区产出处于平均线以下,土地占用量、公共设施投资和污染治理费用等较高,不仅增加了发展成本,且形不成产业集群,影响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二是产业特色不明,3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全市有35个,门类过多,但平均规模只有74亿元,使得支柱产业带动力不强,优势产业形不成规模;三是领军企业较少,全市产值过50亿元的企业有5家,过百亿的企业只有3家,全省过百亿工业企业105家,全市占比不到3%,产业发展严重缺乏中坚力量的带动和支撑,形不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四是产业新型化程度较低,科技含量有限,2011年连云港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为957亿元,占全省比重2.49%,不到苏州的10%,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且主要靠四大医药企业拉动。

3.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理念尚未深入。

企业的创新活动,直接关系到科技成果能否产业化、商品化,从而直接影响到区域创新力和区域竞争力。所以,推动创新首要的根基就在于企业。企业作为一个生产系统,要在市场中发展壮大,需要不断获取、吸收和利用企业生产必需的各种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形成创新,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本市企业中真正重视创新、实践创新的主要还是“三新”产业一些领军型企业,且这些企业之间联合创新尚有欠缺。除此之外,许多企业在自身技术创新方面凸显不足。另外,成熟的高素质人才流动加快,也造成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不足。通过对民营科技企业的调研,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遇到的主要问题分别是高素质人才队伍(占61.4%),创新政策扶持(占54.68%)技术成果产业化(占42.4%)和资金不足(占33.63%)。

三、开放创新网络: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选择

(一)加强创新网络的主体建设。

1.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主体。

企业是直接参与创新活动的最重要行为主体。2010年全省共有各类科技机构 6735个,拥有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 15.77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有5886个,拥有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12.75万人。由此可见,企业的创新占主导地位。对于连云港市而言,在目前以政府为主导的创新网络建设初期,为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政府要加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力度,引导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科技开发机构。支持国家、省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引导企业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面向产业技术创新前沿,建设企业中央研究院、院士工作站、人才引进计划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新型龙头企业。支持企业申请国家和省创新型企业试点,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提升企业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能力。

2.大学和科研机构:知识创新的源头。

高校和科研院所具有科技和人才优势。基于知识势差和资源互补的需求,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将自身掌握的知识资源进行成果转化以服务于社会需求。对于连云港市而言,一是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偏少,尤其是普通高校的数量在江苏沿海三市中是最低的,因此,需整合高等教育资源,推动大专院校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加强与高校合作,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联合办学,增加数量,提升质量。二是高校和科研机构自身应跨越组织边界,改变传统的封闭式知识创新模式。高等院校应加快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组织管理模式,营造更加有利于原始创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增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能力。科研院所应着力推进现代科研院所的制度建设,探索科学合理的科技评价机制,健全科研管理制度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政府: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在加强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应研究制定有关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在连云港建设研发机构。大力推进连云港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支持和重点引进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到连云港建立分支机构,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公共实验服务平台,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各类创新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公共服务为重点,建设面向全社会的创新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各类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并以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为依托,建设一批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实验平台。

4.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创新网络建设的桥梁和助推器。

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是建设开放创新网络的“粘合剂”。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原则,加强创新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局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完善技术服务、技术评估、技术经纪及信息咨询等方面职能。培养专业化技术经纪人,有效地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联合。加强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建设,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以连云港中央商务区(CBD)为依托,打造功能齐全、运行高效的金融集聚区。吸引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民营银行及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设立区域总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信贷资金、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等各种资金支持产学研结合。

(二)点、链、群三级联动构建知识创新资源聚集的高地。

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创新是创新网络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纽带和依托。构建点、链、群相结合的有机、立体、交叉的创新网络,不断汇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才能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在连云港市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强而产业弱的发展现状阻碍了产业发展以及产业集群的形成,从而增加了企业的创新成本。延伸产业链,形成生产要素互补、上下游产业配套的产业集群,是全市面临的紧迫问题。因此,当前应以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为重点,依托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专业园区、科技园区和省级开发区、临港产业区,强化各级各类开发园区功能定位,加快推动企业集群、产业集聚。在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和生物技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领域加强上下游产品生产联合、配套协作,强化行业合作,形成布局集中、分工明确、互相支持的产业配套体系,引导资源集中集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带动和引导创新资源集聚。临港基础工业方面,建设能够引导知识创新资源流向的高地,即以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技术开发园区、重点学科为依托,构筑知识创新资源聚集地。总之,要以企业为核心,以产业链、产业集群为依托构建三级联动的知识创新资源集聚高地。

(作者系市委党校副校长,市行政学院副院长)

weinxin
关注“连云港人文”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