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三十而立 连云港中韩轮渡推动港城东西双向开放

域外媒体看港城字数 2579阅读模式

“紫玉兰”轮和“中韩之星”轮,是港城人耳熟能详的两条船,它们就像海燕一般,穿越碧波万顷的大海,来往于连云港和韩国仁川、平泽之间,承担着中韩之间客货运输的重要使命,也见证了中韩之间日益频繁的友好交往。

1984年连云港成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1992年中韩建交后,经过努力,2004年,“连云港—仁川”客货班轮“紫玉兰”号首航。2007年,“连云港—平泽”客货班轮“中韩之星”号首航,我市与韩国之间形成了“一港双线”的运输格局。这两条客货班轮航线开通以来,年营收超过3亿元,业绩在目前的15条中韩客货班轮航线中名列前茅。

随着连云港“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点建设的加速,扩大东西双向开放成为必然趋势,“紫玉兰”和“中韩之星”所承担的使命将越来越重大。

经过艰辛的努力开通连云港至韩国两条航线

中韩建交之后,经过10年积累,两国之间经济交往渐趋活跃。2003年9月,市委市政府把开通到韩国客货班轮航线的任务交给了港口集团,要求2004年一定要开通连云港至韩国的海上航线。港口集团决定由白力群牵头,成立四人中韩航线小组,专“啃”中韩航线这块“硬骨头”。

中韩轮渡公司总经理钱迎强是四人小组中的一员,他说,经过调研,航线小组便向市委市政府建议,开通至韩国仁川航线,平泽作为备选。韩国兴亚海运公司与港口集团注册成立了连云港中韩轮渡有限公司,共同争取开通连云港至仁川或平泽的航线。

随后,双方应各自向其国内的客货班轮协会申请航线经营权。由于当时中国与仁川之间已经开通了9条航线,中韩轮渡公司的航线经营权申请在韩中客货班轮协会被拒绝。经过与交通部的沟通,连云港决定越过韩中客货班轮协会,直接提交中韩海运会谈讨论。2004年11月11日,第12次中韩海运会谈在韩国光阳举行。经过一波三折的会谈,连云港至仁川航线获得通过。那一刻,守候在会场外的连云港代表团成员们,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全都湿了眼眶。

2004年12月30日,“紫玉兰”号开始了“连云港—仁川”的首航。

为弥补航线班次密度的不足,2005年,连云港又开始谋划开通连云港—平泽航线。

2005年底,连云港至仁川线扭亏为盈,盈利率不断攀升。从2006年10月开始,“紫玉兰”就一直爆舱,经常一票难求。实实在在的业绩给连云港开通至平泽的航线增加了绝对的筹码。

2007年1月26日,中国船东协会通过了连云港至平泽线的申请;2月15日,韩方协会决定平泽至中国港新开航线为平泽至连云港;3月底,连云港—平泽线正式获得交通部与韩国海洋水产部批准。2007年11月11日,连云港至平泽的“中韩之星”号成功首航。

运营10年产生巨大影响韩国人知道了“连云港”

“中韩海上航线开通的最大意义,我认为是增加了连云港对外开放,成了对韩开放的一个窗口。”钱迎强说。连云港与韩国隔海相望,从连云港港口出发到仁川仅396海里,是距离韩国最近的中国沿海港口之一。然而,在2004年连云港至韩国的航线开通之前,并没有多少韩国人知道连云港。钱迎强说,他初到韩国,很多韩国人看到“紫玉兰”轮上的“连云港”字样,只认识一个“连”字,都误以为是从大连来的船。

10年来,连云港中韩轮渡凭借“诚信、务实、高效、双赢”的经营理念,与货主、口岸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因其优质服务和航班密度大而成为中韩两国客商的首选港口,连云港中韩航线成为中韩航运合作成功的典范。随着人员、物资往来的不断频繁,连云港在韩国的知名度也大大提升。

如今,中韩轮渡有限公司除连云港总部外,在韩国有分公司和三个办事处,有韩国籍员工40多名。公司依托在韩国的人脉,多次成功协助市委、市政府在韩举办各类推介活动,在韩国工商界产生了较大影响。目前,两条航线每年承运集装箱近8万标箱,旅客10多万人次。开航十年来,航线累计运送集装箱重箱达56万标箱,与LG、三星等韩国知名企业取得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并成为义乌小商品出口韩国最重要合作口岸。公司货源地涵盖江苏、浙江、广东、陇海铁路沿线、鲁西南等区域,累计运送中外旅客达97万人次,团体旅客覆盖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河南、湖北、陕西、江西等地,在中韩十五条客货班轮航线中拥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为港口、地方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连云港“一带一路”海路交汇点建设的深入,以及中韩自由贸易区的推进,连云港与韩国之间经济技术合作越来越深化,贸易量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连云港港与韩国开展贸易往来,连云港中韩轮渡有限公司的航线,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对韩物流通道的作用。

从名不见经传到享誉业界知名品牌选择连云港中韩轮渡

“记得‘紫玉兰’刚开前3个月,每月亏损60万美元,一天2万美元,也曾有一个航次只运了3个集装箱、63位旅客的黯淡纪录。‘中韩之星’最低迷的时候,一趟只运十几个客人、十几个箱子。”钱迎强告诉我们,“中韩之星”日租金1.6万美元,“紫玉兰”日租金1.1万美元,再加上巨大的燃油消耗,两条船每天要“吃”掉5万美元。

在这样的压力面前,市场开发、开拓货源成了当务之急。从2005年1月开始,时任中韩轮渡公司货运部操作主管姜洪宝开始带头跑货运市场。经过市场调研,他总结出来,对韩出口货物一般都是高附加值、对时间要求比较高的货种,例如电子产品、冷藏农副产品、食品、小商品等等。找准货种定位后,靠什么吸引客户?在反复的寻觅、思考与比较中,他们挖掘出“紫玉兰”作为客轮通关快、无须锚地等待的优势,用“三日物流”的承诺激活了国内外市场。

“最难忘的是吸引义乌的客户。在2005年之前,义乌人从没想过与连云港合作。”姜洪宝说,从义乌到连云港路途遥远,途中还有上海、舟山、宁波等大港,义乌人试着发了一小批货给连云港。没想到,连云港口岸实行“提前通关、实货放行”的政策,保证了货物的及时出运,只用3天,货物就抵达韩国。此后,该地区出口箱量快速上升,如今义乌小商品的集装箱数量占到航线货运总量的40%左右。

面对到港误差不得超过2小时,最多容忍延误1-2个航次的韩国三星、LG等客户,中韩轮渡人想尽各种办法满足客户需求,打响了品牌。因其优质服务和航班密度大而成为中韩两国客商的首选港口,韩国三星、LG等大企业每月从连云港航线进出集装箱超过2000标箱。到2013年,中韩轮渡营业收入突破3亿元,完成重箱运量7.5万标箱,承运旅客12.2万人次,成了名副其实的“海上黄金线”。

weinxin
关注“连云港人文”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