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新形势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科学化水平

宣传文化系统大调研字数 3033阅读模式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文化基础设施则是熔铸人民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必要载体。我们要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大力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当前新形势下,如何围绕中心大局从实际出发,找准定位、把握重点,使文化建设真正温暖百姓、亲民惠民,是当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一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需要。党的十八大号召,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并且明确了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四项任务扎扎实实落实到基层,就必须加强和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因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广大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基本场所,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十八大报告提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能否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能否提高公共文化体系的服务效能、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关系到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事。

二、认清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不足

虽然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不足,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差距较大、投入不足、基层文化管理队伍缺失、“重建设、轻管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能更大程度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当前,我们要把握新形势、新要求,研究新情况,深入领会,采取可行措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创新服务手段、服务内容,在深化和完善上下功夫,在既有工作成效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三、结合实际,把握重点,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一)重抓硬件设施,打牢阵地基础

文化设施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阵地。坚持把公共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规划当中,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促进城乡文化均衡发展。

一是构筑标志性文化设施网络。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加大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力度,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加快推进水晶博物馆、版画原创基地、高标准数字影院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高起点规划综合性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工作,着力打造具有东海文化特色的城市标志性建筑。充分发挥县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以及各大小文化广场的作用,逐步建设乡、村文化体育广场,构建公共文化设施主体框架,发挥重大文化设施的辐射作用,为满足城乡群众文化艺术享受创造条件。

二是形成乡镇文化阵地网络。十八大报告中几次提到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目前,不均等主要是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均等,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远低于城市。要把完善农村文化阵地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实施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工程,以乡乡建成综合文化站、100%行政村建成文化活动场所为目标,把乡镇文化设施建设作为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民心工程”来抓,县财政每年确保投入一定资金,为乡镇文化站及时更新、检修、充实微机、健身路径等文体设备,打造一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乡镇,发挥其带动作用。通过新建、改建、扩建、联建等方式,加快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基本形成完整的县(区)、乡(镇)、村(社区)三级公益性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三是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农村,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联合共建基层服务站点。开通网络图书馆,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推行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行公共图书馆系统“一卡通”工程,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以县级图书馆为中心,乡镇分馆为纽带,村(社区)图书流动站为基础,分馆不仅要与县图书馆联网,实现图书“通借通还”、一证多用,同时与各个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互联共享,使老百姓能得到更多更好的服务。

(二)立足特色资源,打响文化品牌

紧紧围绕水晶、少儿版画、温泉三大资源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一是弘扬水晶文化。进一步通过举办中国东海·国际水晶节、中国水晶文化高峰论坛等活动,让东海对外文化活动品牌响彻海内外;办好《水晶》杂志,展现水晶之美,弘扬水晶文化,丰富文化内涵。二是做强少儿版画。充分依托全国少儿版画创作基地和全国少儿版画双年展,将少儿版画引进校园课堂,扩大影响力;通过在海外举办《东海少儿版画》展,不断推动东海少儿版画创作向更高层次发展。三是打造温泉文化。以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为契机,加快推进羽山文化、禹王文化、汉文化和福寿文化与全民健康养生有机融合,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扩大文化传播和消费。

(三)秉承本土文化,打造文化高地

坚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开展丰富富有本土特色的文体活动,让广大群众享有更多的公共文化成果。一是继续 “送”文化到基层。开展 “千场节目进乡村”活动,充分发挥吕剧团、社区乡镇文艺宣传队的作用,每年深入基层文艺演出,力争每个乡镇、每个行政村、每个社区每年都能看到一场文艺节目;每年都要坚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技、教育”三下乡活动,送戏下乡,与广大群众联欢;免费开展音乐、美术、书法、器乐等各类艺术辅导培训。二是繁荣本土文艺创作。把繁荣文艺创作作为文化强县建设的中心任务来抓,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切实做好文艺创作选题规划工作,集中优势资源创作生产重点作品;设立东海县重点文艺创作项目扶持基金,扶持创意新、基础实、社会效益好、市场前景广的重点文艺作品;充分发挥“彦涵文学艺术奖”作用,对地域特色鲜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给予表彰奖励,调动文艺工作者积极性,繁荣文艺事业。三是扶持壮大本土特色文化。整合文化艺术资源,打造民俗文化特色品牌,扶持南辰乡跑马灯、白塔埠镇大鼓、山左口乡唢呐演奏、桃林镇舞狮等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鼓励成立演出队,增强影响力。

(四)健全保障机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大众水平

一是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文化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议大事搞规划不忘文化,编预算立项目不忘文化,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二是建立健全文化建设考核评价机制。把文化建设的成效纳入科学考核评估体系,作为衡量一个地方、一个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三是稳步增加经费投入。设立县级基层文化专项资金,用于文化资源管理队伍建设、设施设备后期维护、文化活动开展经费等。针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镇村,实行重心下沉,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四是深入推进免费开放。牢固树立“文化民生”意识,全部实现文化馆(站)、图书馆(室)、博物馆、体育馆、少儿版画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并将免费服务项目在媒体上公布,让群众就近就便、有选择的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weinxin
关注“连云港人文”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