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奉献好人推荐江苏灌南邵中国:永远的七叔

港城好人榜字数 1799阅读模式

他,在陌生的城市里为117名流动党员建起了温馨的“家”,带着1.6万灌南人融入杭州这座天堂之城。他,是杭州人为之动容的“平民英雄”,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持之以恒,为他人、为城市、为社会默默奉献,不图索取、不图回报。在美丽的西子湖畔,灌南县驻杭流动党委书记邵中国演绎着平凡而又精彩的人生。

流动党员的领头雁

1997年初,曾做过11年村党支部书记的邵中国前往杭州打工,他发现那里有很多党员由于远离家乡、远离党组织而无法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很多务工人员遇到困难无人帮助解决。同乡们的苦恼,让他萌生了一个念头:在杭州成立一个党支部,好让党员有个“家”,也让灌南县一万多名在杭州务工人员有个“家”。 在灌南县委组织部和朝晖街道党工委大力支持下,2000年6月,灌南县李集乡外来务工人员流动党支部在杭州市下城区朝晖街道黎园社区正式成立,邵中国当选为支部书记。他依靠流动党组织,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重视流动党员作用的发挥,将灌南县在杭州市务工者团结起来。自流动党组织成立后,灌南县在杭州务工人员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有100多人受到用人单位和驻地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流动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先后发展了21名新党员,还有100多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随着流动党支部作用的发挥,影响力的增大,流动党员人数的增加,流动党组织的建制也不断扩容,2005年6月流动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2010年4月流动党总支升格为流动党委。流动党组织和邵中国在杭州城的影响越来越大,知名度越来越高,近年来多次被灌南县委和杭州市下城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

灌南民工的贴心人

随着组织生活步入正轨,邵中国开始考虑如何发挥自身作用,为家乡服务,为乡亲们服务。他首先想到的是为老乡介绍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大家亲帮亲、邻帮邻,在灌南和杭州之间架起了劳务之桥。邵中国身先士卒,但凡找到他的,不仅管找工作,而且还管吃、管住,一直到找到工作为止。36岁的拐圩村民陆庆兵找到邵中国后,很快应聘到一家公司当了驾驶员,工作第二年就被提拔为车队队长,还被评为“下城区进城务工十佳青年”。李集乡李集村村民周向阳在杭州打了几年零工,在邵中国的鼓励下,他勤学苦练,当上了一名月工资2600元的技术工人。流动党支部成立以来,已为3000多名灌南人在杭州找到了工作。当务工乡亲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邵中国总是尽其所能与用人单位协商交涉,使一些原本一触即发的矛盾纠纷成功得到化解。2008年,在西湖区一环卫所工作的40多名灌南籍务工人员,因劳资纠纷与环卫所发生矛盾,在多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准备联合起来封门罢工。邵中国得知后,及时制止了他们的过激行为,并主动与环卫所协商,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化解了一场危机。几年来,他调解劳资纠纷120多起,帮助10名务工人员讨回经济补偿20多万元。现在,杭州市用工单位和灌南籍务工人员发生权益纠纷都主动找流动党组织帮助协调解决。2007年邵中国成功当选杭州市下城区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下城区朝晖街道黎园社区党委委员。

融入杭城的新市民

“他们把杭州当成了家”,这是杭州市民对灌南在杭州务工者的褒誉。在杭州,邵中国带领流动党员和务工群众积极开展“亮身份,树形象”、“外来务工志愿者服务在杭城”等活动,为居民提供理发、补鞋等便民服务;防“非典”、抗台风,各种难事、险事,他都带领流动党组织的同志冲在排险救难第一线;街头交通执勤,绿地除草浇水,干得最起劲的,肯定是他带领的灌南人。2008年5月四川发生大地震后,在邵中国的带领下,灌南县在杭务工人员从微薄的收入中向灾区捐了4000多元钱。邵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杭州人民的赞誉,蝉联杭州市第二、第三届十大“平民英雄”,成为入选者中唯一的外籍人。流动党组织被浙江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构建和谐社会的“100个民间样本”之一。

邵中国的先进事迹得到中央以及省市有关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晓、浙江省委原副书记乔传秀等领导亲临流动党支部调研。2007年6月,江苏省9家主流媒体对他进行了集中采访报道。十七大前夕,由中宣部组织的“喜迎十七大党旗更鲜艳—党的建设巡礼”专题专栏、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各大中央媒体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一个普普通通的苏北农民党员,用他朴实无华的行动谱写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奉献之歌。

weinxin
关注“连云港人文”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