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车”精神研究之六]“雷锋车”精神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价值

与雷锋车同行字数 3211阅读模式

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力量。连云港市新浦汽车总站“雷锋车”组以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传递温暖、播撒爱心、收获感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雷锋车”精神也已经成为连云港市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品力作”。在连云港市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学习和弘扬“雷锋车”精神对于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推动全市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

切实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文化多元、价值多歧的时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从连云港市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来看,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教育目标的理想化和学生所处的身心发展阶段的矛盾。学校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总是力求德育目标的尽善尽美,提出了许多远大的理想目标,试图从社会制度的高度去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却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从总体上看,青少年道德价值是一种未定型的价值观,他们对诸多道德问题的评价往往显得幼稚而游移不定;他们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但又缺乏分辨能力;爱憎分明但又不够成熟,容易偏激;主流道德价值观是一元的,而青少年主体意识的增强及辩证思维的发展使他们趋向于对主流道德价值观的批判与逆反,转而崇尚多元性的道德价值观。

2.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与不良社会风气的反差。教育学生要无私奉献,而社会上以权谋私、行贿受贿却大行其道;思想教育中要求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但诚信缺失、制假售假却屡禁不绝,地沟油、瘦肉精、塑化剂,制假卖假,食品安全成为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梦魇……网络化时代,信息传播迅速,大量的负面信息使学校德育失去了说服力,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种教育内容与社会现实的巨大反差,大大地削弱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3.道德观念与道德践行的脱节。从整体来看,青少年的公德意识比较强,公德面貌比较好,展示了良好的公德素质和精神状态,但也存在“知行脱节”的问题。许多青少年虽有明确的是非善恶标准,有较强的道德认识与判断能力,但往往不能落实于行动,道德实践能力比较差。比如多数人认为不应该随地丢垃圾,但真正有意识地把废纸扔到垃圾箱里的不足一半;每个人都强调诚信、谴责失信,但大家对抄作业、考试作弊却习以为常,说明青少年公德意识与公德实践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二、将“雷锋车”精神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价值

在道德教育面临诸多困境的今天,将新时期“雷锋车”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之中,更具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1.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雷锋”原来就在身边

系统化的思想道德观念往往是从理论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接受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学生对这些理论观点本来就缺少感性认识,加之与复杂的社会现实存在较大反差,学生缺乏具体的学习目标和榜样示范,难以收到扎实的德育效果。

青少年的可塑性很强,他们的成长主要受社会环境和成人的影响。“雷锋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处处想着别人的道德风尚,正是青少年思想教育中需要的道德楷模。新时期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以“雷锋车”精神作为载体,去引导青少年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积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既亲切又具体,让学生觉得雷锋并非虚构,和谐社会的道德理念并不宏大遥远,可感知,可模仿。

2.不以善小而不为,草根善事更易打动学生

学习雷锋好榜样,一学就是半个世纪;从汽车站到火车站,一年365天不间断。直到今天,连云港市新浦汽车总站的“雷锋车”仍在帮助南来北往的旅客,她们用半个世纪的坚守,践行“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旅客一时难”的诺言,生动诠释了雷锋精神的真谛,成为美丽港城的名片。

“雷锋车”精神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举动,无论社会多么浮躁、功利之风如何盛行,对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等道德价值的弘扬不能放弃。与“高大全”式的道德教育不同,将“雷锋车”精神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源于身边平凡的感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

3.铭于心践于行,生活原来如此美好

道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含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借助具有道德意义的时代难题,或具体情境中关乎儿童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整合其他道德学习内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知道德的理念、体验道德的力量,还能够有效促进儿童采取实际的道德行动。

“雷锋车”精神凝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崇高思想;干一行爱一行的爱岗敬业态度;刻苦学习和钻研理论的“钉子”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港城,将来都寄托在青少年一代的身上。让青少年将“雷锋车”精神铭于心,践于行,不仅具有道德教育的理论意义,更有巨大的社会实践价值。

试想,当青少年都能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便不再遭遇亲人跌倒街边无人扶的心痛;当我们年老体弱时,过马路有年轻人温柔的搀扶,做公交车有彬彬有礼的让座,那该是怎样的欣慰与开心!当今天的青少年学生能够将“雷锋车”精神铭于心,践于行,明天我们将收获怎样一个温暖和谐的“美丽港城”!

三、将“雷锋车”精神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路径

1.以“雷锋车”精神作为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在学校的公民教育中,一方面要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确定公民道德目标,另一方面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符合学生思想实际的德育目标。“雷锋车”组半个世纪如一日,始终抱定“为人民服务永远不过时,人间真情永远暖人心”的信念,正是社会主义公民应该具有的理想和品德。

高尚的思想道德是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柱。“雷锋车”精神是在长期学习雷锋活动中形成的新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范和楷模,集中体现了崇德向善、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面貌,是引领人民团结进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支撑,理应作为新时期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2.以“雷锋车”精神引领青少年的“三观”教育

当代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一大特点是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他们比较偏重从个人需要的满足去考虑个人价值,不太强调从个人对社会贡献中去认同个人价值,并且他们的价值观多元色彩较浓,需要主流道德价值观的引导,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也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青少年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是远大理想的实现不能靠坐等,要靠自己坚忍不拔的付出,要靠自己埋头苦干的努力,要靠自己脚踏实地的实践。50年来,“雷锋车”组始终坚持以雷锋为榜样,顶着严寒,冒着酷暑,风里来,雨里去,默默地为旅客分忧解难,从不叫苦叫累。要培养青少年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要引导青少年自觉以“雷锋车”为榜样,自觉地践行“雷锋车”精神,热爱集体、热爱社会;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一心帮助别人,时时处处替别人着想,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生活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3.将“雷锋车”精神融入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

“雷锋车”精神来自实践,最大的价值还在实践。中宣部副部长申维辰在连云港市“雷锋车”组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讲到,“雷锋车”组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充分表明,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举手之劳做起,认认真真做好身边事,力所能及帮助周围人,就能够积小善为大爱,化平凡为崇高,就是对雷锋精神的最好的弘扬,就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雷锋车”精神贵在践行,我们要教育青少年学生以身边的“雷锋车”手为榜样,对他人充满爱心,对社会学会感恩,做事情充满责任;引领青少年把“雷锋车”精神转化为一种行动力,积极投身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道德实践中去,使得雷锋精神处处绽放光芒,为连云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港中心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

weinxin
关注“连云港人文”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