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车”精神研究之三十]以“雷锋车”精神推进连云港率先发展

与雷锋车同行浏览量 11,3911字数 3899阅读模式

1963年成立的新浦汽车总站“雷锋车”组,49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实践“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旅客一时难”的诺言,赢得了广大干群的信任、支持和赞誉。“雷锋车”精神在连云港这片土地上成长、开花、结果,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港城人。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雷锋车”精神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连云港如火如荼、突飞猛进的建设大潮中,如何在新时期沿海人精神与连云港精神的跌宕交错中赋予“雷锋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使“雷锋车”精神真正成为连云港跨越崛起的前行动力,已成为重要的现实课题。

一、“雷锋车”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内涵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社会正从自然灾害的苦痛折磨中艰难前行,整个国民经济从无序逐步到有序发展。延续几千年的旧的道德体系随着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而日渐分崩离析,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道德体系的支撑与精神力量的维系,而雷锋精神的出现正呼应了时代发展的脉搏。舍身忘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鼓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新中国的发展而努力奋斗,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动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从文革的内乱中逐渐回归并走向改革开放的大道,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随着社会的变迁以及西方社会思潮的涌入,人们的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独立性、差异性、多样性。一方面思想领域的大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西方社会思潮中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曾经一个时期,由于片面强调集体利益至上而忽视个人正当利益的获取,使得雷锋精神受到质疑,甚至引起了社会部分群体的反感情绪。“学雷锋”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形式,社会流传的“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的顺口溜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追求经济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颇有市场。从三聚氰胺到地沟油,从小悦悦事件到“微笑局长”,从上海楼歪歪事件到哈尔滨阳明滩大桥疏解工程坍塌,中国社会在经历道德进步的同时,也承受着道德的阵痛。近些年来国学热的兴起表明在新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还没有完全构建起来之时,人们对传统精神文化的渴望与回归。无论是雷锋精神还是在其架构下演绎的“雷锋车”精神,理性回归并重新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任何历史现象的产生都不是孤立的,“雷锋车”精神是在雷锋精神感召下产生的,是雷锋精神的衍生与拓展。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来看,雷锋精神是“雷锋车”精神存在的根本,“雷锋车”精神是在连云港特定的地域文化环境下产生的,显然具有连云港的历史文化特征。究其内涵而言,“雷锋车”精神既有着助人为乐、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传统道德元素,也有着长期坚守、善良质朴的连云港文化特质。

二、“雷锋车”精神在连云港传承与发扬的文化基础

1、“雷锋车”精神与连云港精神。“雷锋车”在连云港这片土地上“行驶”已整整49年,其间做的好人好事已不计其数。应该说,能坚持49年如一日做好事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以“勤奋敬业、拼搏进取、自强不息、创新创业”为主要内核的新时期连云港精神集中体现了新时期连云港人的内在特质和精神追求,本质上是与“雷锋车”精神相一致的,这是“雷锋车”精神赖以传承与发扬的重要基础。

2、“雷锋车”精神与连云港地域文化。地处中国南北过渡地带、与齐鲁相邻的连云港,由于深受齐鲁文化与吴楚文化的双重影响,在文化的特质表现上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既有齐鲁文化的粗犷豪放、开放包容,又有吴楚文化的婉约精致、体贴入微。“雷锋车”精神作为引领一个城市发展的精神力量,是在连云港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下产生的。“雷锋车”精神的代表——“雷锋车”组,已经成为当代连云港地域文化的一张极具代表性的名片。其所遵从的“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旅客一时难”的信念原则,既是“雷锋车”精神的现实写照,也是连云港地域文化精神特质的具象化表现。“雷锋车”精神与连云港历史文化相汇交融,注定将成为连云港历史长河中最为璀璨的历史文化元素,成为连云港灿烂历史文化精神的杰出代表,世代影响着生息在连云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价值取向。“雷锋车”精神的产生固然有学习雷锋的历史渊源,但最为根本的是有着连云港这片文化沃土为基础,为连云港人所创造,所弘扬。

三、“雷锋车”精神在推进连云港率先发展中的意义

当前,连云港的发展正如火如荼。正如省委罗志军书记所言,“连云港人心思进的氛围浓厚,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内生发展的动力持续增强,进入到一个跨越发展、加快振兴的关键期。”大力弘扬“雷锋车”精神,对于推进连云港在新的起点上奋勇争先,抢抓历史发展机遇,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弘扬“雷锋车”精神是凝心聚力,共谋港城发展伟业的需要。任何国家、任何城市的发展都需要一种精神引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和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等多重国家战略机遇叠加,对于连云港来说是史无前例的,给连云港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抢抓机遇,在江苏沿海开发中当好排头兵,在加快苏北振兴中占据主阵地,在全面小康建设中跨越赶超,尤其需要一种精神的引领。“雷锋车”精神所具有的无私奉献、爱岗敬业、长期坚守、无怨无悔特质正是当代连云港发展的现实需要,必将为连云港人团结一致、共谋伟业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弘扬“雷锋车”精神是重建道德架构、共建港城精神家园的需要。近年来,连云港“雷锋车”组、“开山岛夫妻哨”等全国重大典型以及刘金宝、钟佰均、张家茂等省级重大典型的成功宣传,对于引领社会风尚、凝聚干群力量、推动连云港跨越发展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实践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雷锋车”组所创造的“雷锋车”精神正成为连云港发展的强大的精神动力,深刻地影响着港城人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提振着连云港发展的精气神。

毋庸讳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道德滑坡、“雷锋”难做的现象在港城也时有表现:一些人素质低,不讲文明、不讲卫生;一些人非法贩卖和使用地沟油;一些人见死不救、冷漠旁观;一些地方出现低俗的脱衣舞事件;一些企业制售伪劣产品等。这些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败坏了道德环境。以无私奉献、爱岗敬业、长期坚守、无怨无悔的“雷锋车”精神引领社会新风尚,重新树立道德标杆,正是重建道德架构、共建港城精神家园的现实需要。

弘扬“雷锋车”精神是弘扬地区文化、树立城市形象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文化精神与传统文化精神涤荡、冲撞,如何去伪存真、兼收并蓄,以一种新的文化精神树立城市新形象,是各地正在寻求破解的难题。“雷锋车”精神既是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又蕴含着连云港独有的城市精神特质,是新时期连云港文化的重要体现,对于连云港的发展起着鲜明的导向引领作用。只有大力弘扬“雷锋车”精神,才能叫响连云港历史文化品牌,大力提升连云港人的思想文化素质,培育新的文化精神,树立新时期连云港人和城市的良好形象

弘扬“雷锋车”精神是提振发展信心、推进连云港率先发展的现实需要。信心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任何时代的发展,无论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都需要有一种精神所感召。“雷锋车”精神作为连云港城市的名片和精神动力,无疑成了连云港率先发展最为重要的推动力。连云港在江苏“两个率先”的战略部署中,不仅承担着在苏北率先发展的重任,而且在整个国家中东西发展战略中也承担着快速发展的重任。在当前全市上下正群策群力、向着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征程奋勇迈进,要担当其率先发展的重任,必须要大力弘扬“雷锋车”精神,用“雷锋车”精神引领社会风尚,汇聚精神力量。唯其如此,才能提振发展信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推进连云港走向后发先至、率先发展的快车道。

四、把“雷锋车”精神作为推动连云港率先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要营造学习与弘扬“雷锋车”精神的浓厚氛围。要在全市各行各业掀起学习“雷锋车”精神的高潮,以举办“雷锋车”组先进事迹报告会、“雷锋车”精神研讨会、“雷锋车”精神演讲、“雷锋车”组先进事迹图片展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使“雷锋车”精神深入每一位港城人的心中。各级媒体可以通过举办电视访谈专栏、制作播放“雷锋车”精神学习专题报道等形式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着力营造学习“雷锋车”精神、争做新时期“雷锋车”手式标兵的浓厚氛围。

二要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车”精神。“雷锋车”精神的学习并非难事。49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雷锋车”手们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从帮助旅客送行李到关爱救助流浪儿童,都是看似平凡的一件件小事。难能可贵的是她们几十年如一日,长期坚守,风雨不辍。每一位港城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捐助失学儿童、帮助需要救助的孤寡老人、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这些都是践行“雷锋车”精神的重要表现。尤其在当前连云港负重前行、奋勇争先的关键时期,每一位党员干部更应该立足岗位、乐于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车”精神,为实现后发先至、率先发展的目标而奋勇拼搏。

三要把“雷锋车”精神作为实现后发先至目标的不竭动力。“雷锋车”精神具有浓厚的连云港地域文化特征,已经成为连云港城市文化精神的内核。作为一种有着地域文化特色的精神,其已经深深融入到连云港人的血脉中,影响着世世代代连云港人的言行。大力弘扬“雷锋车”精神,全面提升连云港人的思想文化素质,以“雷锋车”精神不断引领港城社会新风尚,就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掀起比学赶超的热潮,把“雷锋车”精神作为实现连云港全面小康的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赣榆县文广体局)

  • 扫码关注“连云港人文”微信公众号
  • weinxin
  • 扫码关注“连云港阅读”微信公众号
  • wein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