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蹄疾步稳,新作为引领“新常态”

域外媒体看港城字数 2149阅读模式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天上午才能正式“亮相”,但一些事关今年发展的热点话题已在代表委员中引起热议,“新常态”就是其中之一。在百度上,以“新常态”为关键词的搜索结果高达6280万个,“中高速”“优结构”“新作为”等经济热词也随之带热。

身处“新常态”不能工作“无状态”

今年上海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取消GDP预期目标,其他省市也下调GDP增速预期。“新常态”不唯GDP论,但部分地方也出现“无状态”。两会前一周举行的国务院第三次廉政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项目批了,资金下了,土地供了,为什么工程上不去,要从精神状态、作风行为上找原因。

正当外界仍对1月份中国经济一些指标忧心忡忡时,刚刚发布的2月份经济先行指标已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我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分别比上月回升0.1个和0.2个百分点,结束连续4个月的下行走势。得益于一系列稳增长宏观政策作用,企业信心增加,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重回临界点之上。

“经济出现了新变化和新条件,若不拿出新思路和新办法,逆转就会成为逆势,降速就会成为失速。”全国人大代表、南通中远船务总经理倪涛举例说,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导致海工装备订单下降,即使是骨干企业,明年订单也未完全敲定,企业如果没有新作为,必然是“等死”。

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地区更是要主动作为。中央提出经济发展“底线思维”,核心是保证新增就业。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过去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会拉动大约100万人就业,经过这几年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服务业加快发展,这几年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130万甚至150万人就业。

“GDP增速放缓,就业依然保持较好增长,体现了转型升级的成效。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合理的GDP增速是必要的。”全国人大代表、南通市市长张国华表示,在最新规划中,南通对自己的定位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长江经济带的北翼桥头堡、上海自贸区和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经验复制的“前客厅”、长三角一体化版图中沪苏通经济圈成员、江苏沿海开发的前沿阵地,这其中承载了一系列项目。

保持“中高速”更要瞄准“中高端”

去年,江苏GDP总量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继广东后全国第二个GDP总量超万亿美元的省份。前年,江苏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这样的经济体量,当作一个区域经济体在全球排名,排在前20名。但是,我们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与经济体量并不相称。

无论怎样的经济体,都不能超脱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经济增速由高速调整为中高速,质量也应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新常态对企业家最大的挑战是利润空间受挤、增速放缓,一些人甚至出现悲观情绪。”全国人大代表、波司登集团董事长高德康感同身受,现在与国际金融危机时的情况不一样,也存在市场需求不足,但主要矛盾已发生结构性变化,眼前的问题比较纠结——一方面传统制造业受制于产品同质、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新业态、新产品的消费需求很大。

扩张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的服装不是太多,而是用心做精品的品牌太少,你看电子商务,交易量最大、最活跃的品类就是服装。”今年初,波司登提出了“回归原点再出发”——关注产品与服务本身,精准把握、有效引导消费需求,拓展英国市场的基础上,今年将参展米兰世博会,借助国际平台提档升级。

引领“新常态”,江苏的企业要着眼大局谋划。最近,国家将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提到更高层面,这给全国人大代表、梦兰集团董事长钱月宝吃了颗定心丸,“这么多年努力值得。”最近10年来,梦兰引进高端人才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CPU和操作系统,培育了“龙芯”品牌,在部分领域的使用性能优于国外产品,已在政务系统推广使用。“新常态下必须瞄准产业链‘中高端’,否则继续受制于人。”

坚持“问题导向”确保蹄疾步稳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各地争相卡位,全国至少有25个省份提出参与建设,但很多至今未有实质性举措。再比如讲到工业经济转型,很多人必谈德国工业4.0,到头来是什么还没搞清楚。记者采访中,不少代表委员对这类问题讨论很多。

“引领‘新常态’来不得虚招。”全国人大代表、连云港港口集团董事长白力群直言,“德国4.0有三个基础要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长期积淀的工匠精神,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离开了这些谈就不切实际了;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货品通关等倘若无法实现一体化操作,谈何互联互通。”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财政资金”到“深化改革”,宏观调控的方式方法都在变,地方发展也从“要资金”转向“要政策”。张国华介绍,南通复制借鉴上海自贸区的改革举措走在了全省前列,不仅出台了一系列举措,还有一系列实质性项目,南通的港口机场就正在全面加强与上海的对接协作。

引领新常态,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中国医药城是全国首家国家级医药高新区,目前集聚了一批高端人才和技术,但看得见的创新成果比较少。“医药创新成果审批慢、转化难、效率低,最大障碍是体制机制束缚。”全国人大代表、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直面问题,破解这一难题,首先要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今年泰州发放首批6000万元科技创新券,鼓励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支持企业牵头和参与实施国家或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其次是加大简政放权,推进并联审批、网上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等创新制度。

weinxin
关注“连云港人文”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