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处处栀花香

苍梧文苑字数 1746阅读模式

“五月里,榴花红、麦儿黄、港城处处栀花香”。连云港堪称“栀花之乡”,不仅云台山地区、海州城内外、连云海岛渔村处处有栀花,赣榆、东海、灌云、灌南的公园绿地、小区庭院的栀花也是随处可见,每到芒种、夏至时节,浓浓的栀花香味便笼罩城乡,成为全国十佳“幸福城市”——连云港的又一符号。。

1985年连云港评选“市花”,“栀子花”是候选品种之一。人们赞美连云港栀花,说她虽不像牡丹、芍药那样富丽娇媚,但梗青花白,清香怡人。人在尘世、喧嚣中,难免烦躁,看到栀花那样高雅、闻到栀花那样清香,内心陡然平和了几分。“栀花时递淡中香,何须华屋艳红妆。”(仇远《浣溪沙》)在人生旅途上,荣华富贵无人不爱,特别喜欢与鸟语花香为伴,过着平安祥和生活。叽叽喳喳鸟语听不到寂寞,听多了闹心,而对栀花素雅清淡花香的感受则是多多益善。

栀花原产我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皆有分布,而且历史悠久。司马迁《史记.货殖传》有“千亩栀茜”的记载,晋代有管护栀茜园的官秩,唐大诗人杜甫有“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的赞誉,明代大画家沈周描绘栀花“雪魄冰花凉气清,曲阑深处艳精神。一勾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栀子花是何等招人喜爱。连云港地处南北气候交汇带,又属海洋性气候,土壤疏松肥沃,特别适宜栀花生长。专家考证,连云港“栀花有特点,花开六瓣、梗青叶碧,朵大香浓,清丽可亲”,说她冠盖华夏并不为过。

栀花,是常绿灌木、小乔木,列茜类、栀子属,又名栀子、山栀花、缅栀花、越桃、木丹、鲜支、林兰等,一般冠高1至2米,喜欢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较耐寒、耐半阴,适宜在肥沃、疏松、酸碱性土壤中生长,现代人还培育了盆栽月栀花、红黄栀花。古人赞美“栀花清且远,子归泣血吟。花有伤心色,开罢满庭芳。”诗情画意,一下子把人带入美妙世界。

每年春末夏初,扑鼻的栀花香便飘进城市、乡村的千家万户。花开遍地,香满人间。60年代我在海州师范读书,校园的路旁、花园里栀花品种齐全,花工的管护又很精心,每当栀花开放时节,校园内外花香醉人,年轻学子们以生机盎然、青青白白的栀花自比,塑造自己形象、陶冶自己人格品行。朝阳的张庄,宿城的东山、云山的李庄,花果山的塔寺,云台的东磊等都可以称为名副其实的“栀花村”。在这些地方的家前屋后、庭院山坡、沟边路旁栀花树青翠欲滴,玲珑剔透的花蕾亭亭玉立在枝尖叶腋间,千娇百媚,山民以家有栀花树为荣。

是啊!栀花比起其他花卉来,确实不同,让人浮想联翩。50年代张庄小学单班教室门口的两棵栀花树,远近闻名。她干粗枝壮、叶碧花繁,树稍直抵屋檐,一棵花蕾一次可采一筐,省市有关领导也曾慕名到此参观,称其为“栀花王”。连云港人都喜欢栀花,他们用花瓶、盆或碗盛清水,把花蕾养在里面,隔两三天换一次水,一般可保持十天半月鲜艳芳香。人们把开放的花朵放到案头、床头,装进口袋,不仅清香避汗,还可以驱赶蚊蝇。有人还把黄了的栀花晒干装进枕头里,一年四季都能发出淡雅幽香,据说这样枕头有利健脑催眠、净化室内空气。农村老人还有用栀花泡茶的经验。

从晚春到夏两个月左右时间里,在连云港城乡到处都可以看到栀子的白色花朵,高雅的香气令人无法忽视她的存在。不需要宣传,不需要组织,栀子花就进入了城乡市场。她不进花店、超市、商场,直接与青菜、黄瓜、西红柿、大桃、杏子、粽叶摆在一起,给熙熙攘攘农贸市场凭添了一道风景。川流不息的街市上,来自乡村推销农副产品的小商小贩,“栀花哎,一元十朵哎!”的叫卖声甜美而悠长,引来男女老少争相购买,互相赠送,一派欢声笑语,处处馨香四溢。欢奔喜跳的小女孩两条羊角辫上扎上它,更觉活泼可爱;少女少妇把栀花插入发间、别在衣上,更显风姿绰约,凭添几分柔情;中老年妇女戴上几朵,自己和他人都感到顺眼,赶上了潮流;即使平素不爱花花朵朵的男子汉,此时也不甘寂寞,把栀花插进口袋、摆上书桌,疲惫时,拿出栀花轻嗅一下,那感觉,犹如迈入天上人间。

连云港流传“栀子花开,人人都爱,女人头上戴,男人装口袋”。话虽然有点“山寨”、“草根”,但并未贬低她的风采。人人都追求像栀花一样高雅纯正、青青白白、平平淡淡、干干净净,那样,社会一定会变得更文明、更和谐。

(作者:连云港电视大学,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中国管理科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weinxin
关注“连云港人文”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