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永远在路上

学习“人民楷模”王继才同志 苍梧文苑字数 1254阅读模式

“33年前选择了记者,23年前选择了光明日报,我很庆幸自己的选择。这条路很艰辛,但也很纯粹。”这是光明日报驻江苏记者站站长郑晋鸣演讲时的一席话,说到了所有媒体人的心坎里。20年前,写了孔繁森,6年前,写了汶川大地震英雄机长邱光华。近日还写了我们连云港市的时代楷模——开山岛夫妻哨王继才、王士花夫妇。连续5年获得中国新闻奖,每年400多篇稿件,这在我们新闻人看来,几乎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但是郑晋鸣做到了,光明日报做到了,而我们呢?

作为了一个工作9年的新闻记者,从最初的时政新闻到现在的民生栏目,我们所接触的新闻线索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们的镜头中,没有发现一个孔繁森、一个邱光华,就连身边的王继才、王士花夫妻,也似乎缺了一点神韵,而在郑老师的笔下,所有人物似乎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哪怕是一句感人的话,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动作,甚至是一丝气息,都可以变成新闻报道感人至深的泪点。

细节感人至深

“临终前,景荣春趴在我耳边说:“我一个放牛娃能免费上大学,多亏了共产党,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想入党。”于是,一场特殊的入党宣誓仪式在病房举行,当领誓人讲到最后一句:“永不叛党”时,景荣春举起的右拳还未放下,就闭上了眼睛,两颗泪珠顺颊而下。”这是郑晋鸣在演讲中与我们分享的一段采访经历,相信每个人听到最后一句话时,心灵所受到的震撼是难以言语的。细节描写是新闻报道的神髓,然而这点恰恰是我们缺失的,而郑老师却可以用他的新闻触觉将细节无限放大,通过细节来衬托人物的形象,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事实上,在我们日常的采访过程中,也会遇到诸如此类的细节。以我们最近报道的《4岁女童陪父乞讨》事件为例,虽然4岁女童红红被父亲当成赚钱的工具,沿街乞讨、风餐露宿。但是她打心底里还是希望回到校园接受教育,在11月26号的晚上,红红偷偷对我说,她平时会出现在朝阳桥附近的一个理发店里,但是还没说完,就被爸爸喝止了。这本是反映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细节,但是因为摄像机不在身边白白错过了。而最终,这个细节也没有写到点评里,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

记者永远在路上

“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郑老师认为,新闻写作要以正能量为主,不能一味追求效率和眼前的收益做过多的负面新闻。每篇新闻都得耐得住性子,仔细推敲。为了写好开山岛夫妻哨,郑老师一连在岛上住了5天,记录下了这对守岛夫妻的点点滴滴。特别是王继才说的那句,“当时日本人侵略连云港,就是在这里歇的脚,如果当时有人值守,那鬼子就上不来。”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把人物的形象刻画地栩栩如生。反观我们现在的记者,一味讲求效率:摆拍、读同期,……。可是如果不深入采访,又怎么可以做出让人印象深刻、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呢?我认为,选择了新闻就意味着选择了白加黑、5+2,只有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生活,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才能写出有血有肉接地气的新闻作品。新闻人永远在路上,郑老师的亲身经历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认真学习和消化,相信凭借自身的努力,编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

weinxin
关注“连云港人文”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