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深入基层 焉得好新闻

“共筑中国梦 当好建设者”优秀征文选登字数 1500阅读模式

7月初,部门新进了几位实习生,平时他们跟随记者下去跑新闻,最近,我无意中听到他们在闲聊时说到,在大学里新闻理论知识学的还不错,怎么一到现实的采访活动中就不知道怎么提问,怎么采访了,很被动啊。这不禁让我想起了8年前的自己。

刚参加工作时,我们新闻部是实行以老带新,即一名老记者带一名新记者。记得第一次采访是去青湖镇采访一泥鳅养殖户。在泥鳅养殖基地,记者老师边拍摄画面边让我向养殖户了解情况,面对被采访者,我拿着采访本和笔,羞涩的站在那,憋了半天才问了2个问题,当时的场面可尴尬了。后来,带我的老师对我说,新闻是跑出来的,要想写出鲜活的新闻,就要多下基层,多深入基层,多了解基层,不然,光指望坐在办公室看材料或打个电话了解情况,是写不出好新闻来的。

从此以后,我抓住每个采访机会,跟老记者学习采访沟通技巧:刚开始,老记者会在每次出去采访前告诉我,这次我们要拍摄的是什么内容,从哪个角度去采写,我就在采访本上列个简单的采访提纲,做到心中有数,等到了采访现场,细细观察老记者是如何抓拍新闻的,回来后写完稿件让老师修改,修改完自己再仔细琢磨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同一个采访主题,要是我去拍去写,我会选择哪个角度入手呢。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渐渐步入“正轨”。慢慢的,新问题又出来了,稿件是自己下基层去采写来的,内容是真实的,但是看着写出来的稿件总觉得生硬、干枯,缺少活力,尤其是每年稿件参评时,左挑右挑,想找到令人满意的好稿件比较困难,同事间也探讨过如何改进稿件质量的问题,但收效甚微。

自2011年8月中央五部委提出开展走转改活动的意见以来,我们东海县广播电视台热烈响应,在电台、电视台新闻栏目中开设《走基层》专栏,同时,还相应开展了“走基层接地气”等一系列活动,让广大编辑记者深入基层,把镜头对准群众,把镜头对准基层。我觉得我们在这些活动中收获很大。

深入基层,给了我许多新鲜的感受。印象中比较深刻的一次采访是去年6月份采访道路建设进展情况的稿件。当天上午约10点,骄阳似火,建设工地上尘灰到处乱飞;地面热浪滚滚,像个大蒸笼;搅拌机轰隆隆,混泥土拉运车来回穿梭……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他们顶着高温,皮肤被阳光晒得黝黑发亮,脸上汗水混合着尘灰不断流下来,一人脖子上挂着一条灰灰的毛巾,抽空就擦把脸,没空就任凭汗水流下来,有的工人脖子上的毛巾还向下滴水呢,现场噪音太大了,工人们说话必须的扯着嗓子喊,不然根本听不见。上午的施工结束后,记者和工人们边走边聊,问他们工作苦不苦,工人羞涩的笑笑,说:“这样的天干这活,要说不苦那绝对是空话。”“俺儿子今年要考高中了,学习还不错呢,的提前给他准备好学费,苦点累点,值!”这位40岁左右的汉子说着这话,脸上洋溢着笑容,看不出一丝疲惫。 “你们记者也没什么神秘的,这天还能在这工地待了1个多小时,我刚开始还以为你们拍点(镜头)就走了呢。”一工人憨厚的笑着说。朴实的话语,说出了大多数记者的采访现状:到基层一走,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认为拍的镜头够了就走了,没有沉下去进行深挖掘,接触到的基层是浮在表面的,写出来的新闻不可能是鲜活的。

这次采访,让我真切体会到只有深入一线,把自己融入基层,才能采访到鲜活的新闻。以前,下基层采访,到现场了解完情况,再拍点镜头,需要同期声的话,问什么,被采访者对象就回答什么,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似乎有隔阂,没有敞开心扉去交流。如今,身心沉下去,带着一颗真诚的心,用平视的角度,去基层采访,不再浮于基层的表面,同样的题材,写出来的稿件与以前写的截然不同,如今写出来的稿件不再呆板、书面化,而是多了鲜活、口语化、故事化,与基层百姓更贴近。(东海县广播电视台 陈 清)

weinxin
关注“连云港人文”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