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心得体会

“共筑中国梦 当好建设者”优秀征文选登字数 1483阅读模式

——城市建设最大的动力在基层

这是一座临海优美的城市,这是一座处处活力的城市。从江苏沿海大开发、逐梦蓝海到会战两区一线。这座城市承传着大海波澜壮阔的精神,身处这样一个大开发的城市中,每一位工人用自己的机器一步步建设城市崭新的美景,每一记者也在用自己的镜头和文笔刻画一幅幅城市建设者忘我工作的动人画面。在走转改的召唤下,我们用镜头分分秒秒的记录,用文笔一笔一笔的描写。就是为了将这些城市建设者的勤劳和智慧刻画完整和真实。为了把他们的为城市建设的忘我、奉献的正能量一滴不落地传递出去。

2012年7月24日。BRT建设进入关键的攻坚阶段。为了保证广大市民在10月1日能乘坐上快捷、舒适的公交。所有的建设工人都在冒着高温奋战在建设一线。这天,我和搭档两个人来到的是在宋跳到海棠路这段20多公里的路面建设现场。在现场,记者看到的是一台沥青摊铺机缓慢的将一车一车沥青摊铺在路面上。摊铺机的后面跟着7、8位工人,不停的将摊铺的边角用铁锨铺齐。还没等我们靠近,一股热浪夹杂着沥青刺鼻的味道就扑面而来。我们手中用来做新闻的温度计,瞬间就从车内显示的26度,变成此时的40多度。而离工人们铺沥青的地方越近,温度就越高。为了防晒,工人们大多穿着长袖衣服,后背已经全部湿透。经过前期的了解,我们看到了一位在现场最忙碌的张师傅,我和搭档决定跟拍这位工人。跟拍了只有20分钟,记者衣服上下便没有一块干的地方,完全被汗水浸湿。当我准备离开刚刚铺好的沥青,准备到下一个机位拍摄时,突然发现鞋子的橡胶底已经被沥青融化了一部分。可想而知,在施工现场有多么的热。这时张师傅和记者说,沥青刚到现场的温度在165°-170°,摊铺完也在145°-150°。于是记者迅速找来一瓶水倒在刚刚铺好的沥青路附近,只见水被迅速蒸干,我们用镜头记录下这一瞬间。正当记录完这段采访后,我的搭档,突然晕倒,脸色惨白。工人们一度劝我们离施工现场远一点,但我搭档在稍有恢复后,坚持在师傅工作的现场,进行了出镜,在出镜中,记者用温度计对空气的温服进行了现场测温,温度计已经逼近了50度。从早上六点到中午11点半,工人几乎没有休息过,就在此时,记者发现张师傅喝的绿豆汤在一上午暴晒中,已经从凉的变成热的了。

走,就是用脚底板去跑新闻,基层的人是鲜活的,事是生动的,记者只有沉下去,踩下去,才能真正汲取到基层的营养;转,就是用心去做新闻,只有记者自己首先将自己的心和基层的人、百姓的事同出一个频率,也才会引起基层百姓的共鸣;改,就是改变的是做新闻的方式,多用一些百姓语言,多讲一些生动事件,这样的新闻作品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走转改”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记者只有走出去,沉下去才能看到能触动感情的人和事,才有了转变作风的基础,在写新闻的时候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最终才能最真实的感受时代的脉搏,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

跟一线的建设工人走在一起,才能体会他们的艰辛,才能理解美丽城市背后的汗水。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机器轰鸣的建设工地……记者走入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工地,感受着全市加快发展、转型跨越的滚滚热潮,感受着一线建设者的劳动与奉献。我想,作为新闻媒体的记者,是工匠,透过我们的镜头,透过我们的话筒,透过我们的笔头,将世界传递出去;但更是普通人,用我们的笔触、用我们的语言去描绘我们看到,但观众、听众、读者没有看到的、世界的那一面,生活的那一面。我们不仅仅是在客观的报道,也是在传递温暖和感动,传递人性真善美的那一面,这应当称得上是一种责任,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我们的采访对象,那些在基层默默付出的螺丝钉们致敬。(市广电台新闻综合频道 魏鑫)

weinxin
关注“连云港人文”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