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化的几个问题

每周大家谈字数 4303阅读模式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百年梦想。根据中央对江苏的要求,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今年是全省以县为单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年,我们即将进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本文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现代化的概念和西方国家的实践;二是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三是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关于现代化的几个问题

一、现代化的概念和西方国家的实践

1、现代化的概念

人们对现代化的理解有多种多样,研究现代化的学者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视角来解释现代化。

概括起来讲,现代化无非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进的社会变迁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变的过程,也是社会结构的演进过程;不仅“化”物,而且“化”人。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现代化——现代化是从工业革命起,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持续而深刻的社会变迁,它以科技革命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工业化、城市化互动并进,不断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组织与管理制度等社会各个方面达到现代发展水平的变迁过程。

“二战”以后,国际上开始了对现代化的研究,一些学者提出了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并以此来衡量现代化的进程。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箱根模型、英格尔斯标准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2、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特点

18世纪中叶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拉开了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大幕。此后的200多年,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英、美、法、德、日等先后实现了现代化。约占全球1/4的人口迈入了现代化社会。

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体现出如下的基本特点:

(1) 把经济现代化作为基础。西方国家大多数经历了一个由工业化推动的经济高速发展阶段。1820年英国的工业总产值占到全世界的一半;1920年美国的GDP约占全球的一半。经济现代化既是现代化进程的组成部分,也为全面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把社会现代化纳入目标。经济的大发展带动了社会的大改变。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0%左右。农民成为市民,居民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和提升。电器、汽车、手机等工业品大量进入百姓生活。

(3)把人的现代化作为核心要素。首先要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大力发展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人的平均寿命显著延长,受教育程度提高。 二是促进人际间的沟通交流和思想观念的进步。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权利意识、公民意识成为社会共识。另外,现代化也对人的能力和行为提出了更高要求。知识、技能和创新成为人的最重要的能力,遵纪守法、举止文明成为人们应有的社会规范。

(4)把推进制度现代化作为保障。西方国家先后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贵族特权、农奴人身依附的封建制度,逐步形成了公平正义、自由民主、法制完备、权力制约的社会管理体系。在经济方面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监管、自由竞争为基本原则的市场经济制度。

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历程和经验

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在世界现代化潮流中,中国作为一个具有古老文化传统的东方国家,在西方近代文明的直接冲击下,与西方近代文明相汇合,并在本民族文化精神的支配下,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走上了独具特色的近代化发展道路。中国的现代化与西欧内源型现代化不同,我们更多的是 “被”现代化,也就是外源型现代化。假如没有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也许还会按照其自身的逻辑缓慢发展。

1.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

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后,传统受到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

这一时期是器物层的近代化阶段,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其特征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强"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

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民族工业有了长足发展,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出现短暂的春天。在制度层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戊戌维新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独立富强道路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二是是资产阶级中下层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国成为时代潮流,有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领域深人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进一步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从外国手中夺回了部分“关税自主权";建立国家银行,统一货币发行权,发行了“法币”;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恢复,推动了工业、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近代化的进程。抗日战争期间,近代化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解放战争期间,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四)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今)

1949年新中国成立,拉开了全面现代化建设的序幕。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迈进。

这一阶段又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949—1965年,重点推进工业化。《共同纲领》把建设新中国的战略目标确定为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工业化;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中共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国防的社会主义强国。  

第二时期:1966--1976年,特点是“文化大革命”及其破坏。“文化大革命”在打破封建旧观念的同时.没有建立科学的新观念。它不仅没有带来生产的发展,反而造成了极大破坏,尤其是无视民主与法制,导致现代化建设一度中断,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建设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国防科技及以能源、汽车制造为主的重工业方面。 

第三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作了全新发展,即不仅要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而且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明确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世纪80年代末,实现工业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

这一时期,既是中国现代化突飞猛进的时期,也是现代化全面发展的时期。现代化的领导者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沿着邓小平设计的“中国式道路”快速推进,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正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2.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是必须坚持发展不动摇,抓住机遇推动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顺境中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逆境中要创造条件,迎难而进,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经济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是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四是坚持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和谐发展。

三、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中央对江苏的要求,也是全省人民的利益所在。改革开放后,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再到习近平总书记都很关注江苏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嘱咐江苏发展“应该比全国平均速度快”;江泽民同志勉励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全国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胡锦涛同志要求江苏推进“两个率先”,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江苏视察时,要求江苏在“五个方面迈上新台阶”,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

江苏有条件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江苏国土面积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6%,经济总量占全国10%以上,是我国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基于这样的背景,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了“两个率先”的目标定位,即,在本世纪头20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进度上先于全国,在水平上高于全国。到2010年,全省总体上已经达到省定全面小康的指标。以县为单位,在今年要达到全面小康的指标。在未来的五年内,全省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作为参考依据的。江苏基本现代化的指标体系由四大类30项指标组成。其中,有国际通用指标16项,国内可比指标8项,江苏根据省情创设的指标6项。所以,这个指标体现了遵循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体现了中国特色,也反映了区域特点。

一是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

二是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力资源水平等。

三是突出民生幸福。从预期寿命、收入、住房、社保、交通、通信、医疗、治安等指标。

四是突出城乡统筹与基层基础。与公共服务和基层基础有关的指标都分为城镇和农村两个子项。

五是突出群众认可。选取人民群众满意度的主观感受指标来反映党风廉政建设、法治和平安建设水平

weinxin
关注“连云港人文”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