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山海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之五

苍梧文苑字数 11082阅读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就一个城市的发展而言,经济是城市的筋、骨、架,文化则是城市的精、气、神,某种意义上说,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城市文化,对于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是精神之根,是生命灵魂,最终决定着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决定着城市的品牌和特色,决定着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决定着城市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连云港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是连云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从面临的机遇看,江苏沿海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创新型试点城市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利于连云港赢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更广泛的社会关注;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有利于直接切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创新型经济和创新型城市建设;我国仍处于新一轮经济快速发展期,有利于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内谋求更好更快发展。从全市自身发展的情况看,经过多年来的积累,连云港已经进入到工业化、城市化全面加速期,进入到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的提升期,必须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在新的条件下谋划“十二五”发展,切实推动连云港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期待着与之相匹配的激昂向上、魄力独特的城市文化;现代化国际海港中心城市建设的伟大实践,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的城市文化,迫切需要立足更高的发展起点,抢抓先机、后发先上,建设独具特质的国际化城市文化,并使之成为一面高扬于市民心中的旗帜,成为激励人们投身国际化海滨城市建设火热实践的精神魂魄!

五、加快发展连云港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兴产业。2005年国家统计局与相关部委联合完成了“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的制度,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的界定,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行业为文化产业核心层,以网络、旅游、休闲娱乐、经纪代理、广告会展等为主的新兴文化服务业为文化产业外围层,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的行业为文化产业相关层。文化产业作为当代人类社会新的财富创造形态及其所产生的巨大乘数效应,正日益引起世界范围的普遍关注和激烈竞争。党的十七大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做出了全面部署,为连云港文化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增添了发展动力。

(一)发展连云港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

近年来,连云港瞄准国际性海滨城市、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的城市发展定位,跨越发展、崛起腾飞,经济、社会、文化,多轮驱动、协调发展,为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呈现出发展的喜人态势。

(一)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悠久的历史人文环境,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连云港山海相拥、神奇浪漫,构成了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从上古时期东夷文化的发祥地,到今天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西游记》文化发源地、江苏唯一的大型海港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既不断积淀,自成特色,又逐渐与其它外来文化发生融合,提升自己的品位,亮丽自己的色泽,为连云港文化披上了特有的精神特质,决定了连云港城市文化高雅不俗、超凡脱俗的内在性格、气质、品味,展示了其魅力四射、引人入胜的外在浪漫形象。这些,都为连云港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禀赋和条件。依托区域文化宝贵资源,连云港文化产业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形成了别具地方特色、在省内外颇具影响的文化产业。

(二)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持久有效的支持和动力。经济增长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文化等上层建筑发展的基础。2010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93.3亿元,年均增长14.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39元,年均分别增长13.7%、12.7%,经济增长、运行质态、发展层次的同步攀升,亮点纷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市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为16.4:47.3:36.3。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稳定增加,这些条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表现在文化发展上,在全省率先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海州五大宫调”、“淮海戏”分别入选全国第一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线电视联网率达100%;体育健身工程覆盖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市博物馆、市文化艺术中心、急救中心、少儿活动中心等一批社会事业重点工程建成使用;市科教创业园区、体育中心、妇女活动中心等工程加快建设。

(三)文化需求的多样化,为全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和谐港城的构建、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一般的生活消费。最新城市发展恩格乐系数表明,连云港市民食品和一般生活费用的花费所占比例增加不多,而用于教育、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文化消费比例则不断增加,个人的兴趣爱好,相应的文化需求也愈发多样化,对文化消费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09年,以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核心层”实现增加值占全部文化产业的45.3%,比2004年增长9.7%;以网络、旅游、休闲娱乐等新兴文化服务业为主的文化产业“外围层”实现增加值占全部文化产业的22.7%,比2004年增长36.7%;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的文化产业“相关层”实现增加值占全部文化产业的32%,比2004年增长26%。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市文化产业的核心层举足轻重,外围层发展迅速,相关层潜力较大。从文化产业增加值内部构成看,文化服务占整个产业比重大,相关文化服务发展快。

(四)区域特色文化的培育与壮大,为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生命力和创造力。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城市文化的根。“十一五”时期,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之一就是要培育特色文化,这是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城市特色蕴于多种多样的内容与形式中,有历史的、传统的特色,有民族的、地方的特色,有新兴的、时代的特色,有景观、环境的特色,也有产业的、功能的特色等等。近年来,连云港市区域特色文化围绕优美的山海资源,《西游记》、《镜花缘》等名著,徐福东渡等展开研究,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山海文化、西游记文化、徐福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在塑造城市特色的同时把文化延伸开来,传承了文脉,提升了品位,更为区域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为特色文化产业叫响品牌、走向世界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连云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紧紧围绕文化连云港建设的发展战略,以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目标,遵循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培育市场,连云港文化产业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的良好态势。

1、快速扩张的发展态势,使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全市各地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按照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产业整合,全市文化产业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势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有文化产业经营单位13类共3000多家,主要包括现代传媒业、演艺业、广告业、娱乐业、信息网络业、艺术品业、旅游业、教育培训业、会展业、文化用品业、出版发行业、体育健身业等,从业人员近2万人,2009年文化产业总产值已突破120亿元,成为全市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2、多元投资的经营格局,呈现出加快发展格局。近年来,连云港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有关文件精神,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连云港市“十一五”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关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连云港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和意见,在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投资渠道、融资模式等方面解放思想、不断突破,积极吸引民间资本投向文化产业,实现了由政府单一投资向政府、社会、个人多元投资的转变,呈现出国有、民营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格局,国有经济在文化旅游、出版发行和媒体传播等行业上优势明显,民营经济在文化旅游、文博会展、文娱演艺和文化体育等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金神话娱乐城、酷比龙KTV、钻石王朝等一批规模较大民营娱乐企业在我市蓬勃发展,提升了港城的娱乐消费层次。

3、新兴产业加速催生,重点突出的产业群体初步形成。充分运用市场手段,通过对优势资源的配置和整合,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科技、体育、旅游等相关行业联动发展,相对形成一批优势文化产业群体。从全市来看,目前重点是三大产业:一是文化旅游业。目前全市共有国家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3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红色旅游经典线路1条,是全国48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江苏省三大旅游富集区之一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为全省旅游业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旅游业发展最快的三个地级市之一。全市旅行社已由2002年的20多家发展到如今的90多家,其中星级饭店60余家。 2007年旅游接待人数达918.87万人次,综合收入达97.91亿元。二是新闻传媒业。市广播电台开办有新闻、经济和交通音乐3个频道,市电视台有新闻综合、经济、影视综艺3套节目,成立了“连云港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开通了连云港传媒网站,实现了广播新闻、经济、交通3套节目的网上音频直播、点播,年节目生产流量2.6万多小时。现有公开发行的报纸两种,其中,连云港日报发行量5万份,苍梧晚报发行量4万份,2007年经营额超过5400万元;2009年连云港日报社注册成立了连云港报业印务有限公司,投资1600万元在海州开发区筹建新厂区,目前已正常投产。三是文化演艺业。文娱演艺业是发展较快的文化产业之一。目前,市文化局下属4个文艺表演团体和2个艺术培训中心(校),民间还活跃着近20多个模特、礼仪、歌舞表演团队,市区有100多家歌舞厅、卡拉 OK厅(室),200多家电子游戏厅(室),400多家网吧和500多家音像零售、出租店,还有数十家体育休闲、保健中心(馆),以及多家综合娱乐服务中心,初步建立了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多投资主体的文化娱乐市场。

4、着力打造文化品牌,凸显鲜明的区域特色。充分挖掘和彰显连云港山海文化特色,认真研究、整理、宣传连云港独特的山海奇观和人文资源,宣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一是围绕“山”字做文章,加强《西游记》名著文化与花果山研究,积极打造西游记文化,每年举办“西游记文化节”等重大旅游节庆活动,特别是2004年到2005年,借助奥运吉祥物申办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美猴王申吉宣传,为打造西游记文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是抓住“海”字做文章,以徐福东渡为契入点,深入研究海洋文化,召开连云港海洋文化国际研讨会,举办4徐福海洋文化节和中日韩国际徐福文化研讨会,加强与日韩等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三)制约连云港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

总的来说,“十二五”时期,连云港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五大矛盾,即:文化产业低水平供求与非对称结构性矛盾、文化市场“战略性短缺”与文化管理体制中的越位缺位并存、文化产业经营单位众多与文化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低下的矛盾、文化产业传统的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的矛盾以及投融资环境无法适应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的矛盾。

具体讲,当前制约连云港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不尽合理。近年来,全市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有了显著增加,文化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但总的来讲,全市文化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发展不尽平衡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突出表现在市区的重要文化基础设施基本上集中在新浦区,而东部城区和海州区文化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具有带动性辐射性的大的文化基础设施基本是空白。

2、总量偏小,整体实力不强。2009年,全市文化产业虽然增速高达20.6%,但由于总量偏小,增加值仅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1%,其规模水平与国际性滨海发达城市相比,相去甚远,就是与国内城市,如上海、深圳、青岛、宁波等相比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3、新兴文化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公有资本为主体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等传统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而已经处于一般竞争性和完全竞争性、国家已经向非公有资本完全放开的文化创意、网络游戏、广告会展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以及文化旅游、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经纪等高成长性新兴文化服务业,我市与文化产业发达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4、体制机制不活,产业组织集约化、市场化程度不高。连云港文化产业领域中小型企业居多,导致资源优势分散,难以适应强势市场竞争的要求。部分文化产业单位没有完全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一些由事业单位转制的文化企业组织,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依赖政府资金办文化的基础上,缺乏市场运营活力和团队创新能力。

(四)加快连云港文化产业率先发展的战略取向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立足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和全球发展战略视角,连云港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文化产业建设步伐,努力构建与历史文化资源大市相匹配、与国际性海滨城市相适应的江苏文化名城,为在上海和青岛之间崛起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注入强大持久的动力。

一是要加速文化产业结构升级,推进文化产业战略性调整。“十一五”期间,特别是首先在沿海发达地区,出现了若干家超大型的,以主要党报党刊为主办单位,以试点传媒集团为主体的,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多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的传媒集团。与此同时,随着传媒领域对社会资本准入的逐步放开,传媒集团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正在得到实质性的推进。“十二五”时期,连云港城市文化产业应紧紧抓住全市跨越发展的主线,以跨越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转变经营模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效益增长为目的。与信息产业相关的文化产业将成为引领文化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力量。

二是要推进文化产业资本融合,打造文化产业集团。从建设国际性滨海城市发展需要出发,注意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特别是发展城市文化产业集团,使之成为城市文化产业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发展集约经营、形成规模优势的关键环节。以党的十七大召开为新起点,我国城市竞争将进入以软实力为标志的新阶段。作为东部沿海的后发城市,连云港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必须着眼于更高层次,以产权结构与产权关系的深层变革带动,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从而为提升城市软实力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动力。

三是要拓展文化市场内涵,实现城市文化产业集中。文化产业向休闲市场集中,进而形成集群化发展,是“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连云港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应牢牢抓住社会经济向精神文化消费转型的新趋势,开拓精神文化需求以及由它带动的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空间。因此,要大力发展以休闲产业为内容,包括娱乐、旅游、咨询服务、教育、体育等在内的文化产业,通过发展这些带有文化特色的休闲产业,引导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们休闲生活的质量,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方面的休闲需求,引动一个新兴的前景广阔的产业,开辟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是要依托城市特色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连云港山海相拥、神奇浪漫,构成了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从上古时期东夷文化的发祥地,到今天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西游记》文化发源地、江苏唯一的大型海港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既不断积淀,自成特色,又逐渐与其它外来文化发生融合,提升自己的品位。在文化旅游业上,要以国际性海滨城市、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山海相拥的中外知名旅游城市为总体形象,以西游记文化为主框架,以“神奇浪漫之都”为城市总定位,深度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全面整合独特的山海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业从低端向高端的跨越,从传统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在文化娱乐业上,要以高端休闲文化为主体,积极邀请国内名家编导具有西游记文化特色的大型文艺精品节目,兴建大型游乐、娱乐、健身设施,把花果山建成以西游记文化为主要内涵的大型主题公园,把连岛海滨度假区和东海温泉度假区建成国内外知名的休闲文化度假区;在工艺品及艺术品业上,要以水晶开发和深度加工为主体,围绕西游记文化、海洋文化等特色进行艺术加工,开发系列旅游纪念品,提升东海水晶城的档次和规模,使之成为全国最大、在世界有一定影响力的水晶工艺品集散地和文化旅游目的地;在文化会展业上,要以现有的国展中心、国际商务中心、市博物馆为核心,举办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会展活动,加强环太平洋城市、大陆桥沿线、中国东部沿海城市、苏鲁豫皖的文化和商贸交流,形成区域性的国际文化、商贸交流展示中心;在动漫业上,要利用连云港丰富的神话资源,注入国际流行的动漫元素,加大对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力度,拓展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空间,树立具备原创能力的动漫游戏企业的主体地位,培育完整的动漫产业链,推动产业升级;在文艺演出业上,要加强与传媒业、旅游业及企业集团的联合,大胆进行产业化运作,加快文艺演出中介机构建设和艺术经纪人制度建立,精心策划以《西游记》内容为基础的大型魔幻舞台剧,进一步拓展演艺市场,实现与其他城市的差异性竞争。

五是要以产业关联运动为导向,推进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与现代高技术日益融合的产业,特别是一个与信息产业相互关联、互为表里的产业,代表了一种新兴的产业力量。未来以产业关联运动推进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将成为必然的趋势。如何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附之以连云港独特的区域特色文化,如西游记文化、徐福文化、水晶文化等,打造独具魅力的创意文化产业、动漫产业等,确实是一篇区域文化产业的宏篇巨作。

(五)加快连云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建议

加快推进连云港文化产业发展,必须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推进体制改革、结构调整,塑造市场主体、实现多元投资,依靠科技进步、人才支撑,使连云港的文化产业不断增强产业创新的活力。

第一,在产业空间布局上,要适应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需要大手笔大气魄构筑好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呼唤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要站在更高、更新的角度,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大幅提升其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成长为服务业新的支柱产业。当前,应由政府牵头,组织专家学者在连云港市文化发展纲要的框架内,进一步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西游记文化产业规划。要进行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设计,使之成为国际性海滨城市产业布局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文化产业布局的构筑,着重要以连云港独特的山海资源、独有的区域文化、鲜明的西游记文化特色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整合文化产业资源,积极构建沿海、沿东陇海线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形成特色鲜明的滨海文化产业区、特色创意文化产业区、古城文化产业区三大产业发展组团,在此基础上,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群或工业群,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

第二,在产业发展选择上,应突出重点发展一批优势产业。作为一座快速发展中的滨海城市,连云港既有着底子薄、基础弱、产业小的劣势,又有着全面开放带来的不可多得的文化产业发展优势,选择发展、错位竞争、扬优展长,当是连云港文化产业选择的战略思路。鉴于此,在文化产业选择上,应重点做好以下一些产业文章。

——传媒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传媒业,通过资源整合、结构调整、机制创新、强化管理等方式,导入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创造条件,力争早日实现优质经营性资产上市。鼓励传媒集团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发展,并创造条件实现更大范围发展。对可以实行产业化运营的媒体经营领域(如平面媒体广告、制作、发行,广播电视商业频道、娱乐频道等),可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包括境外资本。

——动漫游戏产业。依托本土特色文化, 特别是神话文化、名著文化中的丰富内涵,制订我市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扶持政策,开发动漫画、3G游戏、虚拟演播室等高增长率的产业,建成具有全国影响的、规模较大的动漫制作基地,加强对动漫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以西游记文化为载体,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孙悟空等西游记人物为形式,以动漫和游戏软件的设计、开发及应用为突破口,在原创卡通和产业链的形成上下功夫,建成产业基地,形成先发优势和产业规模,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积极推动富有连云港特色的工业设计、动画产业发展,打造出一批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动漫产品和文化品牌。

——创意设计产业。突出创新思维,推动跨越发展。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内容产业,一个好的创意、一部优秀作品、一种特色资源、一个领军人物,都可能带动一方文化产业的兴起。文化产业不是传统文化的还原和再现,而是要靠创新内容赋予其现代元素。在这方面,全国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比如湖南,近年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广电、出版异军突起,娱乐业一枝独秀,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全省GDP的7%以上。云南立足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走出一条独特的文化建设发展之路,被称为“云南现象”、“云南模式”。其所属丽江市,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坚持“文化立市”战略,把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支柱产业有机融合起来,发展之快,令人瞩目。连云港的文化产业发展有基础,有资源优势,也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应当在更高的起点、更广阔的平台上谋篇布局,以思维创新激活文化资源,注重提升文化产品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使各类文化资源变成可读、可感、可消费的文化产品,实现资源在市场上的最大效益,推动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视听产业。依托山海文化资源,引进外资、吸聚民资,倾力打造影视基地,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以电影、电视、音像制品等为代表的视听产业,引导民间资本、境外资本向影视业投资,探索与外资联合成立电影公司,共同开发视听节目。积极引进刻录光盘生产设备、创立刻录光盘生产企业,制作与生产更多、更好的视听产品。

——旅游休闲产业。连云港拥有全省唯一的42公里基岩岸线,山海风光独特、神奇浪漫,有“五顶桂冠,一身名牌”之誉,即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西游记》文化发源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水晶之都五顶桂冠,以及名山、名竹、名水、名石、名著一身名牌,具备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顺应旅游发展趋势,把“旅游兴市”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按照发展规律,坚持规划先行,大力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倾力打造“神奇浪漫之都”作为城市旅游整体形象,打造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有神奇浪漫连云港”旅游品牌;改善连云港旅游产品结构,开发一批高档休闲度假产品;加大城市综合休闲文化区建设,培育和丰富城市休闲文化内容,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神奇浪漫连云港”的城市特色。

第三,在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体系上,要进一步调动多方经济力量参与文化产业发展。一是要在鼓励和引导对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做好文章。连云港文化在产业发展上并不缺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以山海文化游为主体的旅游文化产业;以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神话动漫产业;以西游记、镜花缘等与连云港地域密切联系的名著文化产业;以在连云港较早发生或登陆的道教、佛教文化产业;其它如以地方特色资源或文艺为代表的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像以海州为中心的淮海戏、狮子舞、童子戏等,以东海水晶、赣榆石雕为代表的艺术制品等,以海州小吃、灌南汤沟酒业、灌云风鹅特产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产业,等等。做好这些文化产业,政府必须着眼长远,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给以鼓励予以扶持。要调动更多的部门、企业、投资者树立有高的眼界、战略的思路,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魅力所在,大胆对接国际市场,走文化市场化、国际化之路,让连云港文化产业走出国内,走向世界。

二是要在实行优惠的文化税收政策上做好文章。一是以财政杠杆为重点强化政府引导。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直接投入力度,确保对文化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多方筹资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补助、贴息、奖励等方式,支持发展势头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的文化单位和具有高成长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转变财政投入方式,实现从“养人头”为主向“养事业”为主,从“养单位”为主向“养项目”为主,从“投”到“融”的转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乘数效应”。二是以税收土地为重点实行政策向文化产业倾斜。对政府鼓励的新办的报业、出版、发行、广电、放映、演艺等文化企业,免征1至3年企业所得税,或先征之后给与返还;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高新技术文化产业,从事数字广播影视、数据库、电子出版等研发、生产、传播的文化单位,凡符合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可享受相应税收优惠政策;增加文化产业土地的供应份额,把文化园区、文化项目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纳入城市建设用地总体规划,切实加强文化产业的土地供应;新建重点非经营性文化企业,符合国家划拨目录的,可以采取划拨供地方式;对兼并、改制后重组的新的文化企业,其土地处置可返还50%的土地出让金;对原来是出让地、由事业性质改制为经营性质的文化企业,允许依法办理土地变更手续,其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土地出让金等税费给与减免。三是以吸纳社会资金为重点扩大融资渠道。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以股份制、民营等形式,参与或兴办国家政策许可的影视制作、放映、演艺、娱乐、书报刊印刷、发行、会展、中介服务等文化企业;鼓励和引导个体、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参股、项目法人招标等方式,投资经营文化设施;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与沟通,积极推荐有发展前景、良好效益的文化产业项目,争取银行给予信贷支持;金融机构在拓宽对第三产业的信贷范围时,应把文化企事业纳入贷款范围,并在现有的贷款评估运行机制中,有专门的机构对文化产业预期成果进行评估贷款;针对文化产业特别是影视、动漫等产业,前期投入大、盈利模式不明确,存在较大投资风险的实际情况,需要拓展利用国际国内资本的运作方式和空间,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大文化产业利用国内外风险投资的力度。

三是要在人才吸纳和集聚上做好文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切实加强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一批创作、编导、指挥、作曲、策划、艺术管理、灯光舞美设计、市场运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重视文化产业的高新技术人才,如网络技术、三维动画制作、数码影视技术、宽带信息传送技术等方面的人才。要加大各类文化人才特别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的吸聚。充分利用连云港沿海城市的优势,积极吸引海内外高层次文化人才;利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和资本扩张,吸引经济领域的优秀管理人才进入文化行业,推动文化产业市场化、国际化。要不断研究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选拔和激励机制,支持优秀拔尖文化人才脱颖而出;允许和鼓励文化品牌、创作和科研成果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对杰出文艺人才实行重奖,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多出精品、出好精品蔚然成风,充分调动各类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生动气象,不断提升连云港山海文化名城的知名度美誉度。

weinxin
关注“连云港人文”微信公众号